北京中医白癜风怎么样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2373.html 研究进展 颈部扭伤急性期疼痛或为口颌面痛危险因素 瑞士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与无颈部创伤史的志愿者相比,近期有颈部扭伤史的患者报告有更强烈的下颌疼痛与功能异常。此外,下颌与颈部疼痛强度间的相关性表明扭伤后急性期颈部疼痛强度或为口颌面部慢性疼痛发展的危险因素。该研究年6月15日在线发表于《牙科研究杂志》(JDentRes)。 在本病例对照研究中,70例因车祸导致颈部疼痛而前往急诊科就诊的患者(40例女性,30例男性,平均年龄35.5岁)(组1)在受伤3周内接受了检查,并与70例不愿接受临床检查但接受问卷调查的患者(42例女性,28例男性,平均年龄33.8岁)(组2)进行对比。上述两个病例组与由70名无颈部受伤史的志愿者(42名女性,28名男性,平均年龄37.6岁)组成的匹配对照组进行比较。 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了有关下颌疼痛与功能异常的调查问卷,由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DisabilityIndex)及下颌伤残检查表(JawDisabilityChecklist)评定下颌及颈部疼痛强度。 与对照组相比,近期有扭伤的受试者自述有更强的下颌疼痛与功能异常。此外,组1和组2的下颌疼痛与颈部疼痛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组1相关系数r=0.61,P0.,组2相关系数r=0.59,P0.)。 根据逻辑回归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下颌及颈部疼痛与伤残的比值比更高(范围为6.1到40.8)。 全麻急诊拔牙术后 儿童OHRQoL明显改善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因未经治疗的龋病就诊于急诊科的学龄前患儿行全麻急诊拔牙术后,口腔卫生相关生活质量(OHRQoL)明显改善。该论文年6月1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儿童牙科杂志》(IntJPaediatrDent)。 该研究于一年内共收集例需行全麻急诊拔牙术的健康学龄前儿童。同一患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于术前及术后两周随访时填写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ECOHIS)。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多重检验校正,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 结果为,例受试者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完成术前及术后问卷调查,受试者平均年龄为4.02岁,平均乳牙龋失补指数为8.27(标准差SD=4.13)。全麻急诊拔牙术后ECOHIS测量值显著降低(P<0.),牙疼、入睡困难、易怒、沮丧、饮食困难及父母心烦意乱等问题发生率降低最为显著。 灼口综合征患者大脑对热刺激呈特殊反应 日本一项研究表明,由于中央及外周神经系统受损,灼口综合征患者对热刺激呈现出特殊的大脑反应。该论文年6月14日在线发表于的《牙科研究杂志》(JDentRes)。 研究比较了16例患初期灼口综合征的右利手女性与对照组的15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右利手女性对有害热刺激的大脑反应。热刺激按32度到40度到32度到49度的次序进行,每轮重复4次。 温和及有害热刺激通过放置在受试者右手掌或右下唇的Peltier热电极来给予,每期实施32秒。通过记录按区组设计的平面回波图像来获取功能核磁共振图像数据。运用神经影像软件SPM.8进行数据分析。 患者组和对照组均报告经手掌刺激所感受到的疼痛强于经下唇刺激的疼痛。下唇受到重复的有害热刺激会导致大脑扣带回的适应性反应,但不会降低痛感,而手掌刺激则无此改变。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下唇受到反复的序列热刺激时所感受的疼痛强度与前扣带回区域的大脑活动抑制存在相关性。此外,当手掌受到同样的热序列刺激时,灼口综合征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大脑海马旁区域反应存在差异。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1.2%阿托伐他汀 慢性牙周炎骨内缺损疗效 印度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1.2%阿托伐他汀(ATV)凝胶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骨内缺损的效果与单纯使用PRF的疗效近似,1.2%ATV未能在PRF的疗效基础上再进一步增加牙周组织的再生。该论文年6月13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学杂志》(JPeriodontol)。 该研究将96例慢性牙周炎骨内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分别接受植入PRF的翻瓣清创术、联合使用PRF与1.2%ATV凝胶的翻瓣清创术、单纯的翻瓣清创术治疗,在术前基线期与术后9个月时对患者的位点特异菌斑指数(P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D)、相对附着水平(RAL)、龈缘水平(GML)及骨内缺损深度进行评估和比较。 结果为,相较于单纯翻瓣清创术患者,植入PRF的翻瓣清创术患者与PRF联合1.2%ATV凝胶治疗的翻瓣清创术患者在术后9个月时的牙周探诊深度显著减少,相对附着水平及骨缺损深度显著恢复。植入PRF的翻瓣清创术患者与PRL联合1.2%ATV凝胶治疗的翻瓣清创术患者的骨内缺损恢复水平近似(分别为47.91%±4.79%与50.96%±4.88%)。 上颌美学区牙齿缺失 种植治疗可提高OHRQoL 比利时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表明,上颌美学区缺牙后,无论延期种植或即刻种植均可提高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且延期种植较即刻种植有更大优势。该研究于年5月22日在线发表《临床口腔种植研究》(ClinOralImplantsRes)。 研究者纳入了三个诊疗中心的96例患者,总共植入颗种植体,其中50例患者接受54颗延期种植体,其余46位患者接受48颗即刻种植体。种植后,即刻制作临时冠,12周后,永久修复体粘接固位。分别于术前、术后一月(临时冠修复时期)、6个月(最终修复体修复期间)、12个月以及60个月时进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调查。 OHIP-14总共分为7个区间,每个区间含有两个问题,用李克特(Likert)量表进行评分,分值为0~4(0代表从不,4代表经常)。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总的OHIP-14分值、所有OHIP区间分值随时间的变化及不同受试组之间的分值变化。 结果显示,5年后,总的种植体存留率为98%。两组受试者总的OHIP-14分值在基线水平时为0.5,6个月后降低至0.17(P<0.),代表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高。在5年内,该得分仍保持稳定(P=0.41)。然而,5年后,总的OHIP-14评分表明,延期种植组生活质量较即刻种植组有显著提高(P=0.)。 (以上内容由张翼飞、邹慧儒、荀喆、宋萍萍编译) 行业动态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其应用发展将带来健康医疗模式的深刻变化。为顺应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国务院办公厅6月24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驱动,规范有序、安全可控,开放融合、共建共享的原则,以保障全体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大力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积极营造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规范、创新应用的发展环境。 到年底,实现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全国各级药品招标采购业务应用平台互联互通,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 到年,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依托现有资源建成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卫生计生委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幅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6月20日发布了《关于尽快确定医疗费用增长幅度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区、市)根据不同地区医疗费用水平、医院功能定位、医疗服务需求增长等因素,立足实际,认真分析,科学测算,确定本地区年度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以下简称控费目标)。 控费目标的确定,应当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医保基金运行和群众承受能力相协调,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按照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的原则,将控费目标逐级分解到各地市(县市)医院。 国家卫生计生委属(管)医院和国家中医药局属(管)医院按照属地化原则,纳入当地医疗费用控制范围。控费目标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调整一次。力争到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 (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第期第02、12版)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