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http://www.tlmymy.com/ 周一的运动障碍门诊来了一位可爱的老爷爷:圆圆的脑袋头发稀疏,圆圆的鼻头泛点油光,挂号单上主诉写的是全身乏力。老爷爷还没开口,旁边的小孙女抢道:“我爷爷是午夜小怪兽!”随行的老奶奶一拍小丫头的羊角辫:“去去去,别瞎说”,小丫头拧过头不服气地说:“就是!他白天是好爷爷,晚上睡着了就乱叫乱打,有一次还踢我呢!” 老爷爷讪讪地笑了一下解释道:“那是我在做梦”。 做梦还会打人呢? 老爷爷说,他从几年前就开始几乎天天做梦,梦境和电影一样生动,常常睡着了就说梦话,时不时还大喊大叫,甚至拳打脚踢。这半年多来浑身没劲,做事慢腾腾,扣扣子系鞋带都比以前笨了,记性也差。 经过仔细的查体,运动障碍门诊医生初步诊断老爷爷入睡以后的“怪”,是一种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BD),这是神经系统变性病一个很重要的早期症状。在经过多导睡眠图监测检查后就可以明确诊断。 这是一种和睡眠相关的症状。人们从入睡到醒来可以分成几个阶段:首先,从上床就寝到开始入睡之间的时间是入睡潜伏期,成年人一般为20—23分钟。然后依次进入两种状态,一种是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期,一种是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期,二者交替为一个周期,一夜大概包含4—6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互相连接,重叠交错,周而复始。其中“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期”非常重要,这时候虽然是睡着状态,但眼球会快速转动,脑血流量增加,以保证大脑组织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物质的补充,使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促进学习记忆活动,恢复精力,并为第二天的活动积蓄能量。此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会产生梦境,但我们的身体处于非常放松休息状态,肌肉松弛,肌张力消失,所以即使再生动的梦境我们的身体也不会产生实际动作。 如果正常的“眼球快速运动睡眠期”被破坏,就会产生梦中说笑喊叫、拍床、打手势、拳打脚踢,甚至从床上坐起或从床上跌下。 常常是神经变性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神经变性病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比如行动变慢、行走拖步、记忆力减退、身体僵直、反应迟钝、性格改变、情绪异常、震颤等。常见的神经变性病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病、阿尔茨海默氏病等,疾病早期先累及脑干蓝斑、中缝核及间脑其他部位,影响到睡眠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动态平衡,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最常见的是失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日间过度嗜睡、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这些现象在神经变性病其他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年就可能发生,结合嗅觉检查、认知功能检查、焦虑抑郁量表检查等,具有高度的神经变性病预测价值。 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及针对性药物治疗,老爷爷的RBD症状很快得到控制,行动迟缓,记忆力下降也逐渐有所改善,小孙女再也不叫他“怪爷爷”了。 温馨提示 首都医科医院运动障碍门诊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王雪梅副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冀旗玲主治医师 文字来源 神经内科:王雪梅 图片来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