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斑病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巩膜及黏膜被黄染的症状,5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一、概述 (一)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每日8.8mg/kg) 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 红细胞寿命较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的周期缩短。 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 2、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影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早产儿白蛋白的数量低。 3、肝细胞摄取、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 摄取---肝细胞内Y、Z受体蛋白含量低 催化---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且活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间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直胆) 排泄---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容易导致胆汁淤积 4、胆红素的肠-肝循环特点 肠道中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又被肠吸收后经门脉达肝脏。 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未建立,不能将肠道内的胆红素还原成粪胆原、尿胆原。 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二) 新生儿黄疸分类 1.生理性黄疸 ①一般情况良好; 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7~14天消退;早产儿黄疸可延迟到3~4周; 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1); ④旧标准: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umol/L(12mg/dL),早产儿<umol/L(15mg/dL)。但早产儿即使胆红素<umol/L(12.9mg/dl)也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2.病理性黄疸 l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 l黄疸程度重:足月儿>.2mmol/L(12mg/dl) 未成熟儿>.5mmol/L(15mg/dl) l发展过快:每天增加85.5mmol/L(5mg/dl) l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未成熟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l血清结合胆红素>34mmol/L(2mg/dl) 新生儿黄疸一周之内出现的黄疸 1、新生儿溶血病:ABO溶血,RH溶血(注意生产史、输血史) 2、感染:通过胎盘的感染:TORCH感染 3、新生儿败血症 4、G-6-PD缺乏 5、红细胞增多症 6、新生儿内脏损伤 7、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Crigler-Najjar)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或部分缺乏 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出现的黄疸 感染 胆汁淤积综合症:早产、溶血后 先天性胆道闭锁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 半乳糖血症 先天性甲减 母乳性黄疸 头颅血肿、其他部位血肿维生素E缺乏 临床表现 患儿一般多表现为精神差,皮肤发黄发亮,吃奶差,棕色尿液。不同类型的黄疸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新生儿溶血病:可出现严重贫血、心力衰竭、全身水肿,可发生肝脾大、及黄疸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胆红素脑病。 胆道闭锁:出生后两周开始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大便颜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肿大,肝功能损害,结合胆红素增高,三个月后可逐渐发展成肝硬化。 母乳性黄疸:一般母乳喂养后4-5天出现黄疸,4-12周降至正常,小儿一般状态良好,停止喂母乳后24-72小时黄疸可降至正常。 其他:遗传型疾病黄疸持续时间长,可伴有贫血,药物性则与用药有关,新生儿败血症,除了有败血症症状外,重者可出现并发症及后遗症,如胆红素脑病,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智力障碍等。 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 1.维持患儿舒适体位,减少啼哭、避免耗氧增加。 2.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黄疸进展情况。 (2)、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有反应差、嗜睡、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角弓反张、抽搐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3)、观察胎便排出的时间及次数,注意大便颜色。 (4)、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脐部有无分泌物,并及时处理。 (5)、监测生命体征。 3.保证液体入量 (1)、评估排泄情况,监测大小便的次数及量。 (2)、遵医嘱保证营养供给,注意喂养,观察患儿奶量完成情况。 (3)、评估患儿体温、囟门、粘膜情况、早期发现脱水症状,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 (4)、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 (二) 光照疗法护理 光源:蓝色(波长~mm) 方法:单面光,双面光,强冷光源 时间:24~72小时 注意事项:带眼罩,保护外阴,增加水分的摄入,注意光疗灯管的使用时间。 1、评估患儿胆红素水平、全身情况并记录开始时间。 2、擦净灯管及暖箱上尘土。 3、患儿沐浴后修剪指甲,用黑色避光眼罩遮盖双眼、尿布兜住会阴部,男婴注意保护阴囊。将患儿裸体卧于暖箱中,用深色围帘罩住暖箱,集中光线,眼罩保持清洁并一人一用,防止发生眼炎。 4、每四小时测量体温,根据体温变化调节箱温;每两小时更换卧位,使之得到充分照射。 5、保证充分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防止产生脱水热。 6、光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一般情况,有无皮疹、腹泻、青铜症等光疗不良反应。 7、保持患儿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以免臀部皮肤受刺激。 8、光疗结束后继续观察患儿黄疸情况。 9、统计蓝光灯使用时间,达小时更换灯管。 光照疗法的不良反应 发热,脱水(经皮肤水分丢失) 腹泻 皮疹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 低血钙 贫血 青铜症 青铜症 定义:患儿照射光疗后数小时,皮肤、尿液、泪液呈青铜色。目前发现当血清结合胆红素高于68.4umol/L,并且血清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光疗可是皮肤呈青铜色。 青铜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胆汁淤积,胆红素化学反应产物经胆管排泄障碍导致。青铜症患儿在光疗前就有肝功能损害,光疗并不损害肝功能,停止光疗后青铜症可逐渐消退,无后遗症。 对于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胆汁淤积症的患儿不宜进行光疗,出现青铜症后应停止光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