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是一种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缺乏自愿性的肌肉运动协调,可能包括步态异常,语言改变和眼球运动异常。共济失调是一种临床表现,指示协调运动的神经系统部分(例如小脑)功能障碍。共济失调可以局限于身体的一侧,这被称为半共济失调。这些神经功能障碍的模式存在几种可能的原因。排尿困难是轻度的共济失调。Friedreich共济失调具有步态异常,是最常见的症状。 共济失调,是指在没有肌力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步态不稳,平衡失调,姿势异常或/和动作不协调等。正常的随意运动是在大脑皮层、基底节、前庭系统、深感觉和小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这其中,小脑虽然不发出运动冲动,但通过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与脊髓、前庭、脑干、基底节及大脑皮质等部位联系,达到对运动神经元的调节作用。 一、表型特征 1.症状 §步态和姿势异常:行走不稳,步态蹒跚,步基增宽,易跌倒,头晕,醉酒感,尤其在黑暗中 §双上肢持物不稳,写字、系扣、用筷子等精细运动障碍 §言语含糊不清,语速减慢 §视物成双 §饮水呛咳,吞咽障碍 §肢体无力,下肢尤著 2.体征 §构音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眼震,复视 §肌张力减低 §反击征 §画线试验 §姿势平衡障碍:并足站立困难,Romberg征 §步态异常:步基宽,步距小,串联步态不能 二、定位诊断 1.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和脑干受损 临床表现: §姿势和步态异常:站立不稳,步基宽,醉酒感,眩晕,视觉不能纠正 §协调运动障碍:上肢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精细比粗大动作明显,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字迹笔画不匀、轮替动作笨拙、指鼻、跟膝试验不稳 §语言障碍:唇、舌、喉肌共济失调所致的说话慢,含糊不清,声音断续、顿挫及爆发式,呈吟诗样语言和爆发性语言 §眼肌共济失调:粗大眼震 §肌张力减低:姿势或体位维持障碍,运动幅度大,较小力量可使不稳,小脑回击征,腱反射减弱,钟摆样反射 2.感觉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及运动方向,丧失反射冲动 §站立不稳,无明显眩晕,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黑暗处步行困难,视觉可纠正,闭目难立征 §音叉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减退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没有钟摆样反射 §眼震(-),语言障碍(-) 3.前庭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病变同侧出现症状 §眩晕、呕吐、明显眼震 §姿势和步态不稳,头位改变可加重,视觉可纠正,肢体共济失调不明显 §没有语言障碍和深感觉障碍,腱反射正常 §前庭功能检查:变温试验和旋转试验反应减退 4.额叶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病变对侧出现症状 §起立、步行困难,站立时后倾,视觉不能纠正 §伴有额叶受损其它症状:精神症状,吸允反射 §腱反射正常或增强,无深感觉障碍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