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都有哪些表现共济失调分类

发布时间:2021-8-5

共济失调是一种神经系统症状,包括缺乏自愿性的肌肉运动协调,可能包括步态异常,语言改变和眼球运动异常。共济失调是一种临床表现,指示协调运动的神经系统部分(例如小脑)功能障碍。共济失调可以局限于身体的一侧,这被称为半共济失调。这些神经功能障碍的模式存在几种可能的原因。排尿困难是轻度的共济失调。Friedreich共济失调具有步态异常,是最常见的症状。

共济失调,是指在没有肌力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步态不稳,平衡失调,姿势异常或/和动作不协调等。正常的随意运动是在大脑皮层、基底节、前庭系统、深感觉和小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这其中,小脑虽然不发出运动冲动,但通过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与脊髓、前庭、脑干、基底节及大脑皮质等部位联系,达到对运动神经元的调节作用。

一、表型特征

1.症状

§步态和姿势异常:行走不稳,步态蹒跚,步基增宽,易跌倒,头晕,醉酒感,尤其在黑暗中

§双上肢持物不稳,写字、系扣、用筷子等精细运动障碍

§言语含糊不清,语速减慢

§视物成双

§饮水呛咳,吞咽障碍

§肢体无力,下肢尤著

2.体征

§构音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眼震,复视

§肌张力减低

§反击征

§画线试验

§姿势平衡障碍:并足站立困难,Romberg征

§步态异常:步基宽,步距小,串联步态不能

二、定位诊断

1.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和脑干受损

临床表现:

§姿势和步态异常:站立不稳,步基宽,醉酒感,眩晕,视觉不能纠正

§协调运动障碍:上肢重于下肢,远端重于近端,精细比粗大动作明显,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字迹笔画不匀、轮替动作笨拙、指鼻、跟膝试验不稳

§语言障碍:唇、舌、喉肌共济失调所致的说话慢,含糊不清,声音断续、顿挫及爆发式,呈吟诗样语言和爆发性语言

§眼肌共济失调:粗大眼震

§肌张力减低:姿势或体位维持障碍,运动幅度大,较小力量可使不稳,小脑回击征,腱反射减弱,钟摆样反射

2.感觉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及运动方向,丧失反射冲动

§站立不稳,无明显眩晕,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黑暗处步行困难,视觉可纠正,闭目难立征

§音叉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减退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没有钟摆样反射

§眼震(-),语言障碍(-)

3.前庭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病变同侧出现症状

§眩晕、呕吐、明显眼震

§姿势和步态不稳,头位改变可加重,视觉可纠正,肢体共济失调不明显

§没有语言障碍和深感觉障碍,腱反射正常

§前庭功能检查:变温试验和旋转试验反应减退

4.额叶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病变对侧出现症状

§起立、步行困难,站立时后倾,视觉不能纠正

§伴有额叶受损其它症状:精神症状,吸允反射

§腱反射正常或增强,无深感觉障碍

共济失调这个词意指“缺少协调”,通常存在管理协调运动能力差,提示小脑疾病或小脑与大脑其他部位连接的功能障碍,例如影响脊髓小脑束或脑桥小脑束的异常。小脑共济失调主要分为两类:急性小脑共济失调和慢性间歇性、发作性小脑共济失调。慢性小脑共济失调即遗传性共济失调、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线粒体的共济失调、X染色体的共济失调以及散发或获得性小脑共济失调不在文中讨论。急性共济失调的定义:在72h内发生运动协调性丧失,可以是轴性的不协调运动,导致共济失调步态,或者是涉及四肢的不协调运动。共济失调还有一种特殊形式是感觉性共济失调,源于周围神经系统传入深感觉的感觉缺失和参与初级感觉神经元或后束神经元的缺失。急性共济失调的正确诊断尤为重要,一旦诊断延误导致治疗延迟,从而减少了患者迈向健康的机会。共济失调是小脑疾病的主要表现,临床大夫必须寻找其发病原因在进行治疗。卢大夫介绍说:人食百味,病生百种。在诊疗过程中,所谓的疑难杂症,临床中发病率低不常见或治疗难度大。医者在诊疗中,在博览群书、借古用今的同时,临床中还细致、细心,通过蛛丝马迹,准确把握患者发病原因,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制订出正确的治疗方法,千人一病,做到一人一方。就共济失调的治疗来讲,服用西药,仅是控制病情,长时间服用,一旦患者产生抗药或停用,病情将进一步加重;而中医中药的治疗,通过复元奇方饮、辩证施治、综合调理,使病人的症状得到一步步改善,乃至彻底解除病患。

(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jbzl/10866.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