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病理性黄疸延误治疗,可诱发为胆红素

发布时间:2021-8-31

“十个宝宝八个黄,自己会好不用管”“黄疸嘛,回家晒晒太阳就好了”“医院,用中草药洗一下就好了。”日常生活中,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并不少见。事实上,黄疸虽然常见,但却不能掉以轻心。

小杰(化名)出生第2天,脸上、身上开始变得黄黄的,整个人看起来很不健康。医生要求要对小杰进行光疗退黄治疗,父母听家里的老人说,刚出生的宝宝发生黄疸很正常,多晒太阳,用中草药洗洗就会消退,家长坚决不肯进行光疗退黄治疗。。

然而,两天过去了,小杰不仅皮肤黄染没有消退,反而出现了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嗜睡、吮奶差、烦燥不安等现象,并且伴有头后仰、全身强直、躯干成反弓状等症状。小杰父母十分着急,抱着孩子急匆匆到我院就诊。

经过系统检查显示,小杰的血清总胆红素已达到换血标准,医生诊断其为胆红素脑病。为了尽快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避免脑损害加重,医生立即对小杰进行换血治疗。

令人痛心的是,虽然经过治疗,小杰的胆红素降下来了,但胆红素脑病已给小杰的神经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这意味着,小杰今后会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比如脑瘫。?

像小杰这样不幸的案例并不是个案。年,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就收治了5名因病理性黄疸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而住进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原因基本上都是家属对黄疸的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足够的常识,在黄疸早期不肯配合治疗。

今天,小编邀请阳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谭开卷,来为大家详细讲解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一些常见问题。

新生儿黄疸常见

但不代表就正常?

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它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发生黄疸。新生儿出现黄疸,应辨别是正常情况下的生理性黄疸,还是不正常情况下的病理性黄疸。

谭开卷主任介绍,生理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症状轻微的,大部分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黄疸,不积极治疗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如耳聋、癫痫、智力受损、脑瘫等,甚至引起死亡。

胆红素脑病的主要症状有嗜睡、反应差、吮奶差、抽搐、角弓反张、四肢肌张力增高等。存活的患儿大多数会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比如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牙釉质发育不良、脑瘫、智力低下、癫痫、抬头无力、流涎等。

另外,有些病理性黄疸虽然没达到发生胆红素脑病的程度,但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比如患儿会出现轻度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认知异常、学习能力差、单纯听力受损等。?

病理性黄疸

如何治疗??

病理性黄疸最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指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遮住双眼和外阴,用蓝光照全身皮肤。

如果黄疸未达到光疗的标准,可以口服药物和使用中药外用药浴退黄治疗。如果黄疸程度严重,血中白蛋白低,这时就要静脉输注白蛋白,以预防胆红素进入大脑,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溶血性黄疸早期可以静脉输注丙球蛋白以阻断溶血反应,阻止黄疸加重。

如果黄疸非常严重,则必须要进行换血治疗,用外来的血液与患儿体内的血液进行交换,换血总量约为患儿体内总血量的2-3倍。通过血液交换,可以将胆红素、体内抗体以及致敏的红细胞排出,可以迅速退黄,防止病情恶化。?

在这里必须要强调,胆红素脑病确诊的话,一定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康复治疗!临床上不少患儿因为来治疗得比较晚,治疗难度大增,康复效果也大打折扣。

谭开卷主任介绍,我院有中医外治的方法治疗轻度病理性黄疸,包括中药药浴、小儿推拿等。为了方便群众,我们还开展了日间光疗的业务。对一些轻度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如果没有其它合并症,可以上午过来光疗,下午就可以抱宝宝回家。?

宝宝黄疸了

必须断母乳??

母乳性黄疸,也属于病理性黄疸,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在出生1周~2周左右达高峰,黄疸可延续4~12周。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是排除性的。如果宝宝生长发育良好,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的病因后,需考虑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如果黄疸程度不重,一般不需要治疗。当血清总胆红素μmol/L(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当血清总胆红素μmol/L(15mg/dl)时,可暂停母乳3天,改人工喂养;如果暂停母乳喂养3天后,黄疸明显减轻,应考虑为母乳性黄疸。

谭开卷主任强调,即使考虑为母乳性黄疸,如果血清总胆红素μmol/L(20mg/dl)时,也必须要进行光疗退黄治疗。?

正确认识黄疸

避免悲剧发生?

新生儿发生黄疸,父母最需要做的是及时监测、及早干预,防止出现严重的黄疸。家长在产科出院后,一定要医院检测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门诊定时复查就行,不需要治疗。如果确诊为病理性黄疸,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治疗,万万不可自作主张!

谭开卷主任提醒广大家长,不要因为心痛宝宝还小,不让宝宝抽血。宝宝也是有自己的耐受力的,不需太担心。如果宝宝病情过重,家属又不配合治疗,最终患了胆红素脑病,那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悲剧。

谭开卷

新生儿科主任

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阳江名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江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常任委员。擅长新生儿疾病诊治和危重症抢救,尤其是早产儿综合管理和高危儿出院后随访。对新生儿机械通气、循环支持、营养支持等技术具有深厚的造诣。对早产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肺炎等疾病的诊治及新生儿窒息、呼吸衰竭、休克、新生儿脓毒症、新生儿肺出血、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等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END

医学指导/谭开卷撰文/梁燕迎编辑/业务发展科审核/阮小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jbzl/10976.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