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日前,《自然》公布了年Spinoff奖(TheSpinoffPrize)的决赛选手名单。Spinoff奖由德国默克(MerckKGaA)和《自然》联合创建,旨在表彰从大学研究中脱颖而出,独立出来的初创公司。《自然》发表的评论表示,从大学中催生的初创公司是将基础研究转化为生物医药和科技领域创新的重要一环。今年的8个决赛公司从多个初创公司中筛选产生。今天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介绍与生物医药相关的6家初创公司。C2iGenomics:开发灵敏的癌症监测血检
液体活检旨在通过分析血液中从癌细胞释放的循环肿瘤DNA(ctDNA)来发现癌细胞的蛛丝马迹。与组织活检相比,液体活检侵袭性更小,并且可以用于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监控残余的肿瘤细胞,称为微小残留病灶(MRD)。通常的液体活检通过只对部分携带已知基因突变的DNA序列进行深度测序,从而发现ctDNA。然而,这一策略的局限在于肿瘤释放的ctDNA数量很少,如果只是寻找携带已知基因突变的几个特定DNA序列,有可能因为这些序列的数目太少而无法监测到肿瘤细胞的存在。C2iGenomics采用的不同策略是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寻找与肿瘤相关的成百上千个序列特征。汇集所有这些序列的信号,让这种策略可能获得更高的灵敏度。该公司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区分健康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在基因组数据上面的区别,从而减少测序错误带来的干扰。▲C2iGenomics发现癌细胞的独特策略(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该公司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在接受手术或者免疫疗法治疗的60名癌症患者中,即使肿瘤相关序列在ctDNA中的比例小于10万分之一,这一技术也能够发现MRD的存在。而传统的深度测序技术的灵敏度在比例小于千分之一时就受到影响。该公司目前计划在世界各地开展多项大型临床试验,检验这一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性。SibyllaBiotech:将蛋白折叠的中间形态变为靶点
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原因是由于突变蛋白的功能异常,然而,很多致病蛋白并不容易被常规小分子药物靶向,为药物开发提出了挑战。SibyllaBiotech的独特平台依靠先进的算法和计算机模拟,准确地构建蛋白从刚生成的多肽,自动折叠生成最后成熟蛋白的轨迹。从中,研究人员可以发现只短暂存在,但是可以被药物靶向的折叠中间形态。这些中间形态可能只会存在不到一秒的时间,然而它们存在与药物高亲和力结合的位点。当药物与这些位点相结合后,可以干扰蛋白的正确折叠,而细胞的内在机制会将这些错误折叠的蛋白送到“垃圾处理厂”降解,从而达到清除致病蛋白的效果。▲SibyllaBiotech公司的技术平台通过靶向蛋白折叠的中间形态,达到清除蛋白的效果(图片来源:SibyllaBiotech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