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述: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于年,我校是河南省最早开设此专业的医学高等院校之一。现为教育部创新行动发展计划(-年)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点、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郑州市首批急(特)需专业。 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优秀康复专业毕业生多人,工作在我省,市、县、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联、民政、福利院以及健康养老服务机构。毕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良好品格,受到了科室领导、同事、患者、家属及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康复治疗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其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掌握较扎实的康复治疗技术,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康复治疗师。 三、学制与学历 全日制三年,专科学历。 四、主干课程 主要课程:康复治疗基础、康复心理学、康复评定技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社区康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疾病康复、康复工程技术等。 五、实验实训条件 现拥有教学实训面积余平米,实训设备总值达万元。设有12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训室,可同时承担9门课程的实训教学任务,实训项目开出率达%。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低、中频电疗法的操作训练 《运动治疗技术》——关节活动度训练 康复护理示范区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站立与行走训练 1.言语、认知、心理实训室简介 言语治疗是由言语治疗专业人员对各类言语障碍者进行治疗或矫治的一门专业学科;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残疾人和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唤起他们乐观积极的情绪。课程着眼于对各种言语、认知、心理障碍进行评定、诊断、治疗和研究。培养学生具有给予患者某种刺激,使患者作出反应;正确的反应会强化,错误的反应会加以更正,反复进行以促进患者交流能力的获得或再获得。 主要设备:吞咽言语诊治仪、言语康复评估和训练系统、计算机言语及认知系统、失语症评定及训练、语言发育迟缓检查用具等、上肢认知整合训练系统、心理健康评估训练系统、各类心理评估量表。 2.运动治疗实训室简介 运动治疗是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是重要的康复治疗手段之一。它主要采用“运动”这一机械性的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着重进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本课程着眼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疗法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徒手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 主要设备:减重步态训练仪、七件套组合训练器、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器、电动起立床、训练用阶梯悬吊架及配套装置。 3.作业治疗实训室简介 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目的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这种疗法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可帮助患者的功能障碍恢复,改变异常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 主要设备:肘关节牵引训练椅、上肢关节康复器(手指、腕、前臂)、可调式磨砂板及附件、手指功能组合训练箱、日常手功能作业训练器系列及自助具的手工制作材料系列等。 4.理疗室简介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是应用人工或天然物理因子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增生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实训教学,使学生掌握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的作用机制、基本原则、适应症、禁忌症、诊疗方法及基本操作技能。 主要设备:直流电疗机、TENS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蜡疗仪、微波治疗仪等。 5.康复工程实训室简介 康复工程其全称为生物医学康复工程,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康复工程技术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在康复医学临床中,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工艺技术手段,对人体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的评定后,通过代偿、替代或辅助重建等方法来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使功能障碍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理和改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主要设备:肩关节外展矫形器、脊柱侧弯矫形器、锁骨带、矫形鞋、大腿假肢、小腿假肢、助行器、轮椅等。 6.儿童康复实训室简介 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到针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应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手段尽可能最大限度降低患儿残疾程度,提高生活活动自理能力。多采用适合儿童年龄及发育特点,多变化、有趣味,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提高治疗效果,从而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主要设备:振动隧道、儿童站立行走架、儿童感统训练区、儿童姿势矫正系列套装、儿童日常生活练习用具等。 7.神经康复实训室简介 神经系统疾患是临床上导致残疾的主要疾病,主要有肢体残疾、语言残疾、智力残疾等,涉及各年龄段的人群,同样也是康复的主要对象。神经康复主要是针对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残疾进行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康复诊疗手段专科化的产物,主要是针对神经疾病所致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重点是脑卒中的康复;与骨科康复、脊髓康复、心脏病康复、儿童脑瘫康复、老年性痴呆康复、颈肩腰腿痛康复等专科康复并列。 主要设备: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肢体智能康复工作站、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上肢康复评定工作站、生物反馈治疗仪、神经电生理(肌电、脑电)、康复功能评定训练系统、神经肌肉电刺激、瘫痪动态站立架、踝关节机器人等。 六、招生与就业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文理兼收。毕业生医院康复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等部门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就业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