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因出身贫寒卑微,所以特别渴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因肩负家族期待,所以自我压力特别沉重;
因懂得除了拼命往前,没有别的出路,所以往往不自觉地堵死了自己的退路;
因把家人、父母、他人和外界的评价看得太重,所以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很轻…… 他患上的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将成为你心理上的梦魇,“梦想被人扼杀”将成为你灵魂上的创伤。 知识份子凡事都喜欢讲道理,研究生们太专注学术,通常缺乏人际斗争的经验。 这会使他们成为导师桌上的待宰羔羊,成为学术剥削下的牺牲品。 真的想告诉他们,如果可以,请早点认识社会,要学会斗,要学会走,用脚投票,用嘴发声,决不让自己的命运被人操控。 要学会“善败”,“败而不伤,败而不亡”,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只要能保全自己,你就一定有机会翻盘。 保存实力,相机而动,这是弱者战胜强者的不二法门。 寒门学子,要赤脚走过太长的荆棘,要流下太多的泪水,要品味太多的苦头,要捱过太漫长的暗夜。 作家刘娜给从农村考进大学的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①如果可以,请早点认识社会。 穷人家的孩子,从乡村来到城市,跨越的不仅是地标,还有心理。
大学期间,尽量找机会去做兼职,去了解社会,去熟悉人情,从农村乡情乡俗中跳出来,在实践和锤炼中,熟悉城市人群的生存法则。
这不仅是赚钱的问题,还是锤炼心智的问题。 ②能读研固然好,读不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继续教育,本质上是量力而行的教育,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穷人家的孩子,尤其不要抱着“工作不好找,所以才去读研”的逃避思想。
不管是否读研,社会这个斗兽场,你早一天面对,早一天开战,就早一天受益。
起点低一点,不怕,怕的是,明明起点低,还总想一口吃个胖子。 ③家人拼尽了全力,你更要保护好自己。
很多底层家庭,父母砸锅卖铁供养孩子读大学,读研究生。兄弟姊妹多的家庭,甚至以两个孩子辍学的牺牲,换取一个孩子读书的机会。
那个最后读成书的孩子,认为自己不学出个名堂来,就无法面对父母和兄妹。这种心理下,一些穷孩子一旦学业受阻,特别容易陷入沉重的负罪感,进而走向极端。
所以,穷人家的父母,更要适时告诉孩子:
再也没有比人更远的路。留得青山,不怕没柴烧。 ④不要为向别人证明自己,透支了身体。
穷人家孩子,因为吃过太多苦,也因为总想向别人证明自己,还因为自知没有后路,所以很容易陷入“干活不惜命,工作不要命”的误区。
无数的悲剧和事实告诉我们,穷人家孩子更容易身体早垮,健康早塌,病患早到。
为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请照顾好自己。 唯有那些不甘沉沦者,会想办法者,心怀希望者,最终从惊涛骇浪中起身,挣脱扼住喉咙的命运之手,等来改命转运的幸运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