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physicaltherapy) 一.理疗学的概念 在现代医学中,把研究和应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的方法或学问,称为物理疗法或理疗学。 二.理疗的简单的作用机制 物理因素通过对局部的直接作用,和神经、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整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提高免疫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因而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病目的。 三.理疗的分类:
(一)人工物理因素疗法 1.运动与机械力运动疗法现代手法治疗、牵引疗法。 2.电疗法包括静电疗法、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超高频电疗法、特高频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电离空气疗法、电水浴疗法、射频疗法等。 3.磁疗法包括静磁场疗法、脉冲磁场疗法、低频磁场疗法、中频电磁疗法、高频电磁场疗法等。 4.光疗法包括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等。 5.声疗法超声波疗法、超声雾化吸入疗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6.热疗法泥疗法、石蜡疗法、黏土疗法、沙浴疗法、热气流疗法。 7.冷疗法冷冻疗法、寒冷疗法、超低温疗法。 8.水疗法擦浴疗法、浸浴疗法、淋浴疗法等。 9.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10.传统理疗 ① 针刺疗法:毫针、三棱针、皮肤针、耳针、皮内针 ② 温灸疗法: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 ③ 手法灸:点穴按摩、推拿、捏脊、指针 ④ 拔罐疗法 ⑤ 运动疗法:气功导引、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⑥ 中药外治:药浴、热熨、贴敷、填塞
(二)自然物量因素的疗法
包括矿泉、气候、空气、日光、海水、森林、洞穴疗法等。 四.理疗的特点 理疗与药物、手术、营养、放射等疗法一样,都是现代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疗与这些疗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一)收效快 诸如热水浴发汗,冷水浴降温,某些低、中频电治疗急性扭挫伤,温热治疗痉挛,常能立刻收效,患者顿时感到轻快。 二)无痛苦 许多接受理疗的患者,因无损伤、无痛苦的特点,能很快适应这种疗法。这是因为理疗奏效迅速,顿时病痛减轻,而有一种舒适轻快的感觉。尽管某些低、中频电疗法有些刺激反应,但因“以痛抗痛”,患者仍然乐于接受这种治疗。 三)副作用少 理疗很少引起身体不适或过敏反应,紫外线照射引起红斑,反复电刺激表现皮肤粗糙、刺痒等,都属于正常反应,对患者并无危害。 四)疗效持久 一般地说,通过口服、注射途径进入体内的给药方法,经过几小时药物就从体内排除殆尽。而理疗则不同,有人做试验,把锂进行皮下注入,1小时后在尿中即检出锂成分,到24小时后尿内已无锂踪迹。当用电流将锂送人体内时,24小时才从尿中检出锂成分,经4天左右,才能从体内全部排除干净。 理疗效果持久的另一方面,就是经过反复多次地治疗,可以产生一种多次叠加和积累作用。几次治疗加起来,比一次治疗效果好。当然理疗次数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疗程,疗程结束后,一般还有一定的后作用。 五.理疗的主要治疗作用
一)消炎作用 多种理疗法有抗炎的作用。 皮肤、黏膜、肌肉、关节,乃至内脏器官,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炎症,都是理疗适应证,可采用不同的理疗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急性化脓性炎症,表浅者可应用紫外线照射或抗生素离子导人治疗;对于慢性炎症,则可采用温热疗法,磁场疗法或低、中频电疗法。只要方法得当,均可取得预期疗效。
临床研究认为,某些物理因子除了具有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作用之外(如紫外线),还与改善微循环、加速致炎物质排除和增强免疫机制等因素有关。
二)镇痛作用
疼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既是一种物质现象,又是一种精神现象。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损伤、炎症、缺血、痉挛、肌力不平衡、反射性乃至精神因素,均可引起疼痛。应用物理因子镇痛,则要弄清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炎症性疼痛以抗炎性治疗为主;缺血性和痉挛性疼痛宜用温热疗法,改善缺血,消除痉挛;神经痛、神经炎应用直流电导人麻醉类药,以阻断痛觉冲动传人,或应用低、中频电疗法,以关闭疼痛闸门,激发镇痛物质释放。当然,应用物理因子镇痛,与因子的选择、采用的方法、剂量、治疗部位等有密切关系,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有的放矢,方能取得理想效果。
三)抗菌作用
紫外线以杀菌作用著称。杀菌效力最强的光谱为-n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杀灭作用。紫外线杀菌机制,主要是引起DNA两个胸腺嘧啶单体,聚合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使细菌失去正常代谢、生长、繁殖能力,乃至死亡。
四)镇静与催眠
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理疗方法有电睡眠疗法、镇静性电离子导入疗法、颈交感神经节超短波疗法、静电疗法、磁场疗法、温水浴、按摩疗法等,这些理疗法均能增强大脑皮质扩散性抑制,解除全身紧张状态,因而产生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
五)兴奋神经—肌肉
应用各种技术参数的低、中频电流,如间动电流、干扰电流、调制中频电流,能引起运动神经及肌肉兴奋,用于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或用于增强肌力训练。这些理疗方法均具有明显兴奋神经肌肉的效果。理疗兴奋作用机制是细胞膜受电刺激后,产生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发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反应。对于感觉障碍者,可选用感应电疗法或达松伐尔电疗法等。
六)缓解痉挛
具有缓解痉挛作用的理疗方法有作用于深部组织的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疗法,也有作用于浅部组织的石蜡疗法、湿热罨包疗法、太阳灯和红外疗法,还有作用于全身的热水浴、光浴疗法等。理疗解痉挛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热能降低肌梭中丁传出神经纤维兴奋性,使牵张反射减弱和肌张力下降。
七)软化瘢痕、消散粘连
石蜡疗法、超声波疗法、碘离子导入疗法,可以改变结缔组织弹性,增加延展性,常用于治疗术后瘢痕和组织粘连,有明显的软化瘢痕和消散粘连的作用。有实验证明,适当温热作用,可使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延展性增大5-10倍。
八)加速伤口愈合
应用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在防止和控制伤口感染的同时,还能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上皮搭桥和创口愈合过程。锌离子导入和达松伐尔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形成的溃疡,比单纯外科换药处理伤口愈合日期显著缩短。
九)加速骨痂形成
实验证明,弱直流电阴极、TENS、干扰电疗法和脉冲磁场,均能促进骨质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十)增强机体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