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的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爱尔丝博士等学者根据神经生理学理论,于年提出的一套完整、综合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脑部不同区域对应的功能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将来自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平衡觉、本体觉等,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的前庭觉进行过滤和辨识,然后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协调整合之后,形成知觉,再指挥身体作出正确的反应,这个过程是吸收有效信息和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即感觉统合,简称“感统”。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组合,孩子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而使机体不能和谐运作的现象。如看到了笔,想把它拿到自己的手里,但却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手来完成拿笔的动作。 科学研究证明:感觉统合失调会导致大脑无法合理安排身体的动作,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等,这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孩子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使其无法完成更高级、更复杂的认知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障碍,推迟了孩子的社会化进程,最终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信息输入器 前庭觉 前庭体系必须和平衡体系保持密切的协调,人类才能理解视听信息和身体间的正确关系,进而做出应有的反应,这便是所谓的前庭平衡。处理前庭平衡的整个感觉系统,则称为前庭觉。 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称为前庭神经核。它是大脑信息的守门器官,身体任何信息进入大脑,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以前庭神经核组成的神经体系便是前庭体系。 视、听、嗅、味等感觉,头部和颈部的所有活动,以及这些信息和大脑功能区脑细胞的互动,都属于前庭觉。前庭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身体地图 本体觉 本体觉是全身肌肉关节的感觉输入,是人体肌肉、关节运动神经组织、身体神经组织和大脑长期互动练习过程中,协调出的自动身体的能力,又称为身体地图或身体形象,医学上又称为人体深度觉。 本体觉能告诉我们关于位置、力量、方向和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有助于统合触觉与前庭觉的一种感觉信息。本体觉的接收器分布在我们的肌肉、关节、韧带、肌腱和结缔组织中。 本体觉是一种高度复杂化的神经应变能力,也是大脑可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本体觉的发展最慢,除非前庭平衡及触觉发展正常,本体感才可能正常。从简单的吃饭、穿脱衣服、写字、骑车到高难度的体操及体能动作都需要本体觉。 本体觉对感觉统合最大的作用是维持肌肉正常的收缩,使关节能够自由活动,因为动作是促进感觉统合发展最主要的途径,所以,本体感觉可以帮助宝宝自由行动。同时,本体觉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增加本体觉的输入,有助于宝宝情绪的正常化。 身体感受器 触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 对于宝宝来讲,触觉是宝宝身体碰触的感觉刺激,这个刺激包括外界给予的和自己发觉的,每个宝宝对于各种感觉刺激的反应程度不同,对危险的信息(如手触火炉、触电、刀割)产生回避(或称为反抗性反应),称为触觉防御性保护反应。 闭上眼能说出触及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这是大脑对触觉信息存在记忆和辨认的结果,叫做触觉识别。 如果大脑对触觉信息刺激不加过滤,不分主次,一律忙于反应,而且反应过强,这便是触觉防御过度。 儿童触觉发育的年龄特点 0~2个月,宝宝的触觉发展主要以反射动作为主,这些反应都是为了觅食或自我保护。 3~5个月,宝宝可以将反射动作加以整合,利用嘴巴与手去探索,并感受到各种触觉的不同,开始懂得做简单的辨别。 6~9个月,宝宝的触觉发展已经遍及全身,会用身体各个部位去感受刺激、探索环境。 10个月以后,宝宝的触觉定位越来越清晰,开始分辨出所接触的不同材质的物品。 观察与辨别 视听觉 视知觉指以视觉为基础的、使孩子能够对视野内的物体进行观察和辨别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视觉敏感度、视觉辨别能力、视觉记忆能力、视动统合能力、视觉空间知觉能力、视觉专注能力、视听协调能力等几个方面。 听觉是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纤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当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及脑听觉中枢的任何部位有病变时,均会造成听力障碍。 训练目标 (1)提供给孩子丰富的感觉信息,使其建立复杂的神经网络通道。 (2)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孩子对各种感觉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促进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如平衡协调能力、行为能力、组织控制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的提升。 感觉统合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1)提高自控能力。感觉统合训练不仅是对生理功能的训练,还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之间的相互系,孩子通过训练可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情绪变得稳定,注意力有所改善。 (2)提高学习能力。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孩子视、听、嗅、触、关节、肌肉、前庭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学习成绩等都具有明显效果。 (3)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感觉统合训练对孩子运动平衡能力差及动作不协调的训练效果非常显著。 (4)提高适应环境能力。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孩子与环境产生互动,有助于孩子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质感、声音等,有助于提高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能力,有助于孩子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的发展。 (5)促进孩子心理成长。在感觉统合游戏中,孩子有大量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机会,这可培养孩子合群、开朗的个性。当孩子能掌握并独立完成各种游戏和活动时,会由此获得鼓励和赞扬,其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也有了成功的体验,并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使孩子宣泄能量和情绪,有助于身心的发展。 扫一扫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