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手机好似一个杀手,在威胁着孩子们。 几天前,看到一则新闻: 安徽黄山的一学校内,一男孩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就站在5楼宿舍阳台外欲轻生。 救援人员赶到学校时发现,该男孩已攀附在五楼宿舍外的窗台上,情绪十分激动,随时有坠落的危险。 消防救援人员一边安抚学生情绪,一边缓慢向其靠近。 趁学生不注意,将该学生双手牢牢抓住,采用“熊抱”方式将其拽入室内,避免一场事故的发生。 这个男孩,还留下了一封遗书: “对不起,你们去生一个更好的吧……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 这类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手机对有些孩子们的影响,超乎想象。 杭州滨江一小区,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从19楼坠下,落在三楼阳台上,当场死亡。警方认定为自杀。 事发前,家人发现女孩又在玩手机,提出反对意见,双方发生争执,随后女孩跳楼身亡。 在河北邯郸,一对兄妹从家中四楼楼顶跳下,两人全身出现多处骨折,其中9岁的妹妹已经醒来,而11岁的哥哥却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而造成兄妹牵手“跳楼”的原因,却是因为哥哥告诉妹妹“手机游戏中从楼上跳下是能重生的,我想试一试”! 一位12岁的初中生,花光了爷爷奶奶攒了一辈子的10万元积蓄。而这些钱,全都充进了各种手机APP里! 游戏装备、直播打赏……视频中的老人几近到了奔溃的边缘。 爷爷说,这些钱他们舍不得花,都是留给孩子以后用来读书的,却没想到…… 手机正无情地摧残着这些不谙世事的未成年孩子,甚至是孩子背后的整个家庭!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 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在家长圈一直都流行着这么一句话: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中国青年报联合问卷网对名受访家长进行了一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 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 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 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青少年们,绝大多数都受到了手机的荼毒! 1.占用孩子的时间 你们知道制作一款成功的手机游戏,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吗? 是兴奋点。 《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曾经在他的演讲中这么说过: 游戏大佬们制作的《王者荣耀》让人十分钟就有个兴奋点,而吃鸡游戏三分钟就要有一个兴奋点,而甚至要追求一分钟一个兴奋点。 说白了就是只要让你坐到游戏跟前,根本就下不来,想下来也不要你下来,你下来那就是制作游戏的人的失败了。 而事实上,它的兴奋点不仅仅在“游戏时间”,它还会影响孩子的“非游戏时间”! 上局游戏的复盘回顾、绞尽脑汁思考如何通关…… 如果一个孩子的玩手机时间仅有半小时,那么他一定会在游戏时间后的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内循环反复地思考游戏内容! 如果是在睡前玩了半小时手机,那么他至少要推迟一个小时后才能稳定心情入睡! 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都在被手机无情地“消耗”着! 2.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当孩子在上网课、或是写作业时思考游戏通关或是直播明星时,说明孩子的专注力已经开始遭到了破坏! 因为手机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实在太容易得到了,甚至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而学习却是一件需要高度专注力才能完成的事。 深受“唾手可得”的手机影响,对学习的专注力就会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无法长时间地深入思考,面对学习越发力不从心,甚至是直接放弃! 殊不知,这些放弃专注的孩子们,已经被手机所“操控”了! 3.失去对虚拟和现实的辨别能力 事实上,类似模仿游戏跳楼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