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功能障碍是儿童康复科最常见的一大类疾病,主要包括全面发育迟缓、脑性瘫痪、脊髓损伤、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颅脑损伤、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等。这类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比较高,他们经常处于较差的营养状态中,有明显的发育迟缓、体重增长缓慢和体脂储备低,监测营养状态并予充足的营养支持显得非常重要.而在整个营养支持过程中,明确能量需求及干预目标十分关键,在此文中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相关的知识。 一 基本的概念 1、能量 能量贯通整个生命系统,含细胞呼吸及代谢进程。通过上述进程可以产生和利用能量,如ATP。能量对维持生命的所有生化和生理功能是必需的,如呼吸、循环、维护跨细胞膜的电化学梯度、维持体温、体格生长及生理活动。食物中由蛋白质、糖类、脂肪提供的能量称之为热量,即卡(cal)。一卡被定义为将1g水由15℃提升到16℃所需的总热量。能量的科学国际单位为焦耳(J),在营养领域,千卡(kcal)是最广泛使用的能量单位,1kcal=4.kJ。 二、能量平衡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包括能量消耗,粪便、尿液及气体等能量排泄和有机化合物的储存(如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能量平衡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 能量摄入一能量排泄一能量消耗=能量储存 也就是说,能量摄入与能量排泄、能量消耗的差值决定了能量的存储是个正数还是负数,正数会导致营养过剩、肥胖,负数会导致消瘦、营养不良。如下图 因此对于有着不同营养需求的个体,准确的计算患儿能量需求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来,能量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消耗。 三、能量消耗的构成 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消耗,摄取食物的热力作用,体温调节的能量消耗及活动的能量消耗,还存在生长的能量消耗。 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BMR): 是指在12~18h的休息后,清醒但安静地躺着(在清晨觉醒时),在温度适宜的环境,身体和精神放松的情况下身体的能量消耗。 3岁的健康儿童BMR可以用Schofield发明的公式来预测。 男孩:BMR(kcal/d)=0.体重(kg)+身长(m)- 女孩:BMR(kcal/d)=16.25体重(kg)+身长(m)- 2)食物热力作用(TEF): 是指食物摄入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TEF主要是由于处理一餐食物的代谢性消耗引起,包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和存储。一餐食物增加的能量消耗约等于10%的热量消耗。 3)温度调节: 人像其他恒温动物一样,在大范围的环境温度内保持持续稳定的体温。维持体温所需的能量取决于环境温度。当外周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能量消耗增加。 4)体力活动: 因为不同机体活动水平,儿童和成年人对能量的需要也存在不同。不连续的体力活动能量的消耗可以用间接测热法来测量,通常可以用代谢当量或体力活动比来表示。 5)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的能量消耗是儿童所特有的,生长能量的评估是通过个体的蛋白质、脂肪沉积消耗来估计的,根据组织沉积的组成,为2.4~6.0kcal/g 二 神经功能障碍儿童 能量需求计算 能量需求可根据REE(静息能量消耗)计算。对正常儿童而言可以用基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的WHO及Schofield公式计算REE。医学研究所也公布了婴儿和儿童的需求估计(EERs)。 但是这适用于健康儿童的能量需求估计,而神经功能患儿身体结构、肌张力和机体活动能力都与正常儿童不同,而肌肉的状态(如肌张力减低、痉挛、手足徐动)以及活动能力(卧床、辅助下行走、独立行走)将影响患儿的能量需求,如果用正常儿童的EERs来计算神经功能障碍儿童的营养需求显然是不合适的。理想的方案是是测定患儿的REE,计算个性化的能量需求,比如四肢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卡路里计算公式是1.1*测得的REE。较新的方法,如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可以更准确地测定患儿的身体结构,从而更好地预测能量消耗。 但由于REE医院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以利用体格测量数据,用公式估测患儿的能量需求。比如用身高估算热量需求量。没有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能量需求为14.7kcal/cm,可以行走的运动功能障碍患儿的能量需求为13.9kcal/cm,卧床不起的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为11.1kcal/cm。 对于脑性瘫痪儿童,可以用基础代谢率(BMR)来计算能量需求,这个公式考虑到了患儿的肌张力,活动度和生长因素。 能量(kcal/d)=(BMRX肌张力系数×活力系数)十生长发育系数 其中: BMR(kcal/d)=体表面积(m2)×标准代谢率(kcal/m2/h)×24h 肌张力系数: 减弱0.9,正常1.0,增加1.1 活力系数: 卧床不起1.15,依赖他人1.2,可爬行1.25,有行走能力1.3 生长发育系数: 5kcal/g的理想增长体重 然而,许多的常见病理状态可改变能量的需求,比如感染、创伤、支气管发育不良、心功能障碍都可使得能量消耗增加,因此评价营养治疗是否恰当的最好方法是监测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根据体重变化,相应地调整热量的摄入量。 三 营养干预的目标 痉挛型四肢瘫患儿,如果身高一体重Z值(WHO生长标准Z值)达到或超过0,可能造成脂肪堆积。理想目标是,活动能力正常的患儿,体重应在身高一体重标准曲线的第50百分位。如果患儿依靠轮椅能够独立移动,身高体重应在第25百分位,如果患儿卧床不起,身高体重在第10百分位就能够维持基本的营养需求。但3岁(实际年龄或身高年龄)的儿童是个例外,无论活动能力如何,身高体重应在标准曲线的第25~50百分位。 总来说,神经功能障碍儿童因其身体结构及活动能力的特殊性,使得其能量需求也与同龄健康儿童不同,需要对患儿的营养状态、活动能力、合并症、社交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后,由多学科人员组成的根据患儿的特殊需求制定营养干预计划。当然营养干预除了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外,家长全程的参与、努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也希望这类患者的家长们能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