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最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不知道你会不会专门抽出时间,梳理和关照一下自己的情绪? 人的情绪其实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应对压力。平时在工作和生活中,无论是处理紧急情况,还是维系跟朋友的关系,又或者是陪伴亲人、爱人,我们都需要调动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情绪资源,而且很有可能,还积累了不少负面情绪。 今天,我们就要借用一些专业的心理工具,给自己的负面情绪来一轮疏通。 心理学网站“心智”有一篇文章,从心理咨询的专业视角,提供了管理情绪的实用工具——“辩证行为疗法”。 它属于心理咨询的一个流派,这个流派被证实,在治疗极端的情绪问题上格外有效。 比如: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这类心理疾病的患者会有明显的冲动行为,非常容易爆发愤怒。他们的情绪反应往往比普通人更强烈,而且需要更长时间来平复;有自我伤害、自杀倾向的患者,通过辩证行为疗法,也能获得显著的情绪改善。 而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以上提及的严重心理疾病,但是我们很多人可能都经历过,所谓的“情绪风暴”。那么,什么是情绪风暴呢? 还记得之前网上的两则新闻:武汉一女子连续加班1个月,地铁站崩溃大哭,不敢回家哭怕吓到女儿;北京女孩半月无休捱到过生日,回家半路又被叫回加班,情绪失控崩溃在网约车上大哭.... 综艺节目《奇葩书》有一期辩题讨论就是,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 我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情绪风暴都是最希望避免但是又最难避免的问题。因为情绪风暴往往来得特别快,你根本没时间反应。但是冲击力又极大,对身边人的伤害很深,事后常常会后悔。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情绪风暴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解情绪特点的切口。因为在这样一场风暴当中,所有的情绪反应都像在显微镜下一样,被放大了,会暴露出你处理情绪的固有模式。 而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应对三部曲 承认情绪的合理性,因为情绪需要被看见。 在情绪风暴发生之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觉得,我发泄了情绪,我很爽,反而是自责。 你可能会跟自己说,我怎么能这样呢?我是不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成年人?这样一来,你的情绪反而变得更差、更沉重了,你不仅生气,你还感到羞耻、愧疚。 无论是别人责备你,还是你自责,你都在对你的情绪表达这么一层意思:你的存在是不合理的,你不该出现。但你肯定也知道,如果每次你的情绪出现,你的反应都是不承认它、否定它、躲避它,那情绪不积累才怪呢。 而情绪的一大特征恰恰是,它需要被看见。只有被看见了,才有可能被疏导。 怎么叫“看见你的情绪”?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个形容词,描述出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情绪。以下的情绪形容词清单,你可以参考一下。 当你给情绪“命名”的时候,你会更清晰地看到,到底是哪种情绪涌了上来。 看到情绪是为了什么呢?不是为了否定它,而是为了接受它,承认它的合理性。因为谁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情绪爆发,对不对? 看到你的情绪,也有助于你理解情绪爆发背后真正的原因。而经常看到你的情绪,才不至于让情绪长期堆积,在某一个场景下突然爆发。 采取相反的措施,因为情绪很自恋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情绪上头的时候,你开始大吼大叫,但是经过一番发泄,你不仅没觉得解气,反而更激动、更愤怒了,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恨不得拿起东西摔在地下。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情绪常常会“自我增强”。它们很狡猾:想驱动你做的事情,不仅不会让情绪平息,反而可能“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情绪很“自恋”。 这时候怎么办呢?解决方案特别简单:刻意做相反的事情,中断情绪的“自恋”行动计划。 假如,你和别人吵架了,你非常生气,这时候你的情绪想让你做的事情,是对对方大吼,甚至说出一些非常伤人、事后你肯定会后悔的话。 那么,和这种冲动相反的行动,是什么呢?比如,刻意远离对方一会儿,他在办公室,你就可以到走廊,或者出门走一走;又比如,你的情绪让你反复地控诉他,你反而可以尝试,想一想他平时做得好的地方。 又假如,你在学校遇到了一些糟心事,感到特别伤心或者郁闷。这种情况下,你的情绪最想让你做的事情,很可能是让你躲到一个角落,完全不和外界接触,什么都不做。 那和这个计划相反的动作是什么呢?是联系自己的朋友,或者去做一些平时自己就很享受、喜欢的活动,看场电影,吃份美食等等。 那你可能会想,这和前面说的是不是矛盾呢?前面我们说了,要接受情绪,但是这里又说,要遏制自己干情绪化的事情? 注意,这是两个独立的环节,一个环节叫做看见并且接受你的情绪的合理性,而另一个环节是,不让情绪主导你的行动,主动让行动转向。 调动智慧脑,因为情绪并不是你的全部 说起情绪风暴,很多人都会用“失控”来描述这种体验,因为你会感觉,你完全被情绪控制、主导了。 但是,我们都知道,情绪显然不是我们脑子里唯一的东西。从辩证行为疗法的角度来看,人有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三种方式是交替运作的。 一种思维方式是“情绪脑模式”,这种模式下,情绪完全控制我们的行为。另一种思维方式是“理性脑模式”,我们会动用我们的逻辑和分析能力,但是往往会压抑情绪。 还有第三种思维方式是“智慧脑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会结合理性和情绪,而且还会考虑我们的底层价值观,以及行为会带来的结果。 比如,虽然你很生气,并且觉得你的气愤完全合理,但是你没有大吼大叫,而是用一种相对平静的方式,向对方表达了你的不快和需求。这就是智慧脑模式运作的结果。 理想情况下,我们每个人时刻都能用智慧脑模式和别人相处。但我们都知道这太难了。 有一个激活智慧脑模式的方法:就是在情绪袭来的时候,先想象一个你认为特别有智慧的人,这个人可以是熟人,比如你的老师,也可以是一个你熟悉的名人,比如你可以想象蔡康永。 然后给自己一点点时间,想象如果这个人此刻就在你身边,他会对你说什么?这个场景你想象得越真实越好,比如你可以想象这个人说话的语调,想象你们对话的场景,想象他说的每一个词,甚至你可以想象TA给了你一个拥抱,如果你觉得这样对你有安慰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你其实就在调动你的“智慧脑模式”。 以上梳理出的辩证行为疗法管理情绪风暴的三种方法,都是根据情绪的特点“对症下药”。可以分开用,也可以同时使用。 这些方法听起来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操作。没错,情绪管理也需要刻意练习,相信你会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更清晰的认识。 愿你的小确幸 在这里找到心归处 心畅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