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五岁了,说话少,在家跟我说,出门了,跟谁也不说话”
“孩子有语言能力,可是不会表达,怎么办“
“孩子总是自言自语或者鹦鹉学舌,该怎么办”
.....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也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语言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恰恰是父母对孩子语言的重视,才让很多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同于其他同龄孩子。
据不完全统计,在自闭症孩子早期诊断中,有超过一半的父母是因为孩子不会说话,才选择带孩子去看医生或者寻求帮助。
有调查表明,在2到3岁半之间的儿童中,有语言障碍的比例大约是13.5%到17.5%,如果语言障碍不干预,到了上学年龄,还会导致阅读、书写等方面出现问题。
语言与沟通障碍,是自闭症儿童的基本症状,也是一直以来困扰很多家长并急需解决的问题,更是家庭干预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参训家庭的经验分享,小编整理出了这份家庭干预“避坑”指南,供父母们参考。
1、远离电子产品
妍妍妈妈:虽然手机啊、iPad、电视、电脑等都是哄娃神器,但是这些也是坑娃神器。
妍妍语言少,专家、指导老师都建议我日常多跟孩子做语言引导,可是我又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家庭,闲暇时间光想歇歇,根本不愿意陪孩子唠嗑,便从手机上找一些儿歌、视频给孩子看。时间久了,孩子的语言也没什么进展,我这才着急。
把问题反馈给指导老师,老师说,用手机哄娃可以一时,不可以长时间用。语言发展需要一来一回的沟通环境,孩子经常独自一人看手机,缺少沟通机会,语言怎么能提升呢?
而后,自己天天抽出一个小时,陪娃一起做游戏,做角色扮演,边玩边说,时间久了,孩子的模仿、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语言能力也大幅提升。
建议家长:
电子产品陪娃不可取,父母多陪伴,孩子提升才够快。
2、不要事事包办,给孩子创设表达的机会
轩轩姥姥:轩轩是我唯一的外孙,可以说我对他倾注了我所有的爱。从轩轩出生,我就开始照顾他。一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相处,我太懂轩轩了。
从他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都能知道他要干什么,小嘴一嘟嘟,那是要喝水,眼睛看向电视,那是要看小猪佩奇......通过孩子的动作和眼神,我都能马上领会并及时满足孩子。
后来专家告诉我,我照顾孩子太周到了,孩子不用说话,我就提前满足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就这样被我无形“剥夺”了。
建议家长:
家长要等一等,慢下来,多给孩子创设开口提要求的机会,激发孩子的语言动机,等孩子提出要求之后,再给予回应。
3、家长不做改变
芮芮妈妈: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妈妈,孩子确诊语言发育迟缓之后,我心里非常着急、难过,专家告诉我,你要多改变,变得话多起来,变得有趣起来,日常多给孩子做语言示范、引导和沟通。
虽然专家给了我建议,我还是难以做出改变,教孩子名字和指令,她总是不听,她一不听,我就生气,除了吼她,别无他法。
一段时间下来,孩子还是话少。
再次咨询专家,专家告诉我,一定要变得有趣起来,比如说,面无表情发指令和表情丰富发指令,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孩子的名字和孩子喜欢的物品、事情联系起来,孩子才会做出回应......
为了孩子变得更好,我试着做出改变,日渐一日,效果显现出来了。
建议家长:
多学习干预知识、多丰富自己,主动配合老师,才会引导孩子更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