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听话你不知道的儿童多动症二

发布时间:2024/9/9

关键词:多动症丨ADHD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才会更清晰地看到国家未来。

同样,了解了ADHD发展史,理解了ADHD如何发展到“现在”,我们才会更清晰ADHD群体最终会走向何处。

在本期专题里,我们会对ADHD的发展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全面介绍,希望能够进一步帮助家长了解ADHD。

/01/

ADHD的发展史

1.什么是ADHD?

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是一种在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其症状通常包括注意力涣散或集中困难,活动量过多,自制力弱,部分患者同时伴随着认知障碍及学习困难,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影响智力发育。

而且ADHD患病率高,半数以上患儿共病多种精神障碍,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是一种影响终身的慢性疾病。

2.ADHD是一种新出现的疾病?

翻阅世界医学研究史,我们发现早在多年前的欧洲,就已经有了ADHD的概念。

尽管当时并未用ADHD一词来形容该类疾病,但当时的报告已经描述出了与我们现在所定义的ADHD患者的相似症状、表现与行为障碍。

与此同时,在年,来自27个国家和六大洲的80名ADHD领域的著名研究者,在《神经科学与生物行为综述》上发表一篇名为《世界ADHD联盟国际共识声明:关于ADHD的个基于证据的结论》的声明。

通过参阅该声明,我们梳理出ADHD的发展历史。

(数据来源:《世界ADHD联盟国际共识声明:关于ADHD的个基于证据的结论》)

纵观以上5个发展阶段,我们不难发现ADHD在被定义后,研究重心不断往诊断与治疗偏移。

因此在察觉孩子行为、情绪异常或者孩子确诊ADHD后,首要任务是对孩子进行干预性治疗,而不是被病耻感束缚,羞于向专业人士求助,最后让孩子承担一切“恶果”。

/02/

ADHD的临床表现

目前,全球儿童发病率约为7.2%,60%~80%可持续至青少年期,50.9%持续为成人ADHD,全国ADHD儿童人数约万。约65%的患儿存在一种或多种共患病,我国儿童ADHD就诊率仅10%左右。(数据来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

ADHD从被发现至今,尽管已经过多年的研究,但大众对ADHD了解,特别是临床表现仍然十分有限,甚至存在不少误解。

而这些对ADHD的错误理解造成了ADHD患者群体的病耻感,破坏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使某些患儿和家长拖延或拒绝接受治疗。

目前医学上主要使用的诊断准则,是源自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APA)订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5)

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控制冲动、专注力和组织方面的困难。泛表现为时间管理方面的困难、多动、情绪过度反应、过分的专注等等。具体可归纳为注意力不足,多动与冲动等三大核心症状。

在《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里,将ADHD分成三种类型,分别为:单纯的注意力缺陷型(也称为ADD),单纯的冲动型,以及混合型。

而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的解释,ADHD单纯注意力缺陷型和ADHD单纯的冲动型分别有九种典型的症状。

「意力缺陷型的九种症状」

①他们通常在工作、学习或在其他活动中,无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bfbz/13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