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的治疗第4章学习

发布时间:2021-1-10

白癜风北京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异动症的治疗

男,59岁,PD病史6年

服用卡比多巴/左旋多巴25/即释片,1.5片qid,夜间服卡比多巴/左旋多巴50/缓释片,2年前因临近中午和晚上出现震颤,加恩他卡朋mg,qid(随白天的卡比多巴/左旋多巴一起服)。现感药效减退

他上班时感到有些紧张,开会时头部活动较多。他妻子也说他谈话和看电视时头部不自主运动。

检查时发现,患者在服卡比多巴/左旋多巴2小时后,谈话时有颈部和右臂的舞蹈样运动。手指扣动略缓慢,站立、行走、平衡都没问题。

处理:左旋多巴减量为1片,q4h,一天6次。治疗有效。6个月后,有出现颈部异动,加用金刚烷胺mg,bid,有些效果。

因为现在临床上左旋多巴的剂量尽可能的低一些,严重的异动症已不常见。

治疗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取决于病人的感受以及伴随的关期。许多PD病人宁可要异动,也不愿忍受关期的症状。常是家人报告的异动,较轻的异动病人自己常注意不到。病人在未治疗时,看到其他PD病人,或看过视频,害怕早期出现异动,进而产生“左旋多巴恐惧症”,避免使用左旋多巴作为起始用药,导致明显的运动迟缓和功能不佳

当异动明显,影响到肢体及躯干,占一天中的较长时间,影响生活质量,引起病人跌倒,滑下椅子,降低ADL评分。有些病人,异动引起的尴尬是其最大的困扰。

严重的异动,诸药无效,最好的长期治疗是DBS,靶点为丘脑底核(STN)或苍白球内侧部(GPi)

识别异动的特征,与左旋多巴服药的时间关系

剂峰异动:服药后1-2小时后,处于药物峰浓度刺激,典型的舞蹈样运动,影响颈部、面部、肢体,常混合肌张力障碍和投掷症,较少见的剂峰异动出现肌阵挛、呼吸肌运动障碍伴呼吸困难,眼球运动障碍(缓慢而平滑的“来-去”运动、向上凝视--就如动眼危象样)。也称作高剂量异动,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可以改善。本病例有典型的剂峰颈部舞蹈。

剂峰异动治疗,减少多巴胺浓度,首先减少附加的药物,COMTI恩他卡朋增加左旋多巴的作用时间,也增加其峰值浓度。故可减少或停用恩他卡朋;减少每剂的左旋多巴剂量也可以。但这种浓度下降会引起剂末症状加重。MAO-B抑制剂也能增加或诱发剂峰异动,可以停用--但有增加关期时间的风险。

另一个办法就是改变左旋多巴的用药时间,少量多次法--让多巴胺浓度平稳。1片(25/mg左旋多巴)3-4小时一次,减少剂峰异动,维持有效的开期。在合适的时间间隔,给足够的左旋多巴,能逆转PD的运动症状,又不产生剂峰异动,使二者处于平衡状态,称为高质量的开期

如果上述药物调整无效,需要加用金刚烷胺,为非选择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谷氨酸神经传递增多,特别是经NMDA受体的,似乎是引起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的关键因子。NMDA受体是突触可塑性和继发性纹状体环路改变的关键。LID的神经元机制和突触可塑性过程有关,当病人一旦出现LID,就不可能完全可逆了。金刚烷胺剂量mg/日,早上服,增加到2-4次/日(mg最多)。可以溶解到液体中,配出50mg的量,用以滴定剂量。避免夜间给药,容易出现失眠、幻觉/意识混乱。其他的副作用,肢体网状青斑、外周水肿。也有一些抗胆碱能作用--引起口干、加重便秘。肾功能减退病人可以出现肌阵挛;角膜病变。使用时间久后,药效减退。长效制剂在临床研究中,旨在减少夜间副作用。

其他治疗异动症的药物,在研究中,不如有效,以及副作用问题。用选择性更好的谷氨酸受体为目标(副作用小),特别是代谢型mGluR5亚型,在研究中。其拮抗剂,可以减少LID。血清素也是和PD相关的另一个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伴异动的PD患者中,相较多巴胺能末梢,血清素能末梢相对保留。临床前期研究显示,5-HT1A激动剂可以减少LID。还有其他非多巴胺能治疗目标在研究中。

一种少见的异动症发生在多巴胺浓度低的时候,叫做“低剂量异动症”,这种LID可以发生在刚服药15-20分钟时,以及剂末时,故称为双相异动,常表现为腿或足的肌张力障碍,伴肢体不正常的姿势,不正常的步态,它的另一个称呼是“肌张力障碍-改善-肌张力障碍”(D-I-D)。肌张力障碍类型的异动可以发生在整个关期,如早晨醒来时,称为关期肌张力障碍,常影响下肢,引起脚和足趾固定姿势的挛缩,疼痛,极度不舒服。(见图4.1)

在更晚期的病人,混合的异动症可出现,倾向于一种刻板的特征,影响身体的一部分,大多在PD症状重的一侧。

治疗低多巴剂量异动,需要增加多巴胺浓度。关期肌张力障碍和双相异动对关期治疗有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D-I-D型异动常很有效,但需注意,可能恶化剂峰异动。临床上,D-I-D型异动常需要双侧STN的DBS。PD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足/趾,局部肉毒素注射有效。抗胆碱能药治疗肌张力障碍耐受性差(需要剂量大),而且能恶化舞蹈。

左旋多巴治疗后,PD病人每年约10%发生异动症。主要危险因素

高的单次左旋多巴剂量,引起不正常的脉冲式多巴胺受体刺激

单次剂量大

受体激动剂理论上可以降低左旋多巴剂量,预防不正常的脉冲刺激,但副作用多,效果弱于左旋多巴。

在晚期病人,空肠输注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凝胶可提供持续的多巴胺刺激。

明智的使用左旋多巴,保持单次低剂量,维持良好的PD控制,教育病人不需要太重视轻度的异动。

长期严重的PD,出现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缺乏,导致左旋多巴药代动力学改变

严重的多巴胺缺乏,异动症在PD症状最明显的一侧肢体更明显

药代动力学改变,严重的黑质纹状体末梢缺失--突触间多巴胺浓度极大的波动--恶化不正常的多巴胺受体刺激,导致LID。震颤为主的PD不容易发生LID。

可能存在遗传倾向

一些基因亚型--易于发生LID

年轻发病的PD--parkin,PINK1,DJ-1基因突变

更易早期发生LID

短期使用左旋多巴后

其他有早期发生LID风险的基因突变

多巴胺受体基因变异

  DRD2

  DRD3

多巴胺转运体

鸦片受体

BDNF基因Val66Met多态性

COMTA等位基因VaMet多态性

总之,治疗早期就要注意异动症的发生可能,一旦发生,要做到维持抗PD的较好运动控制水平,没有异动症的困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bfbz/9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