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让大众对青少年群体的精神心理健康越发重视了起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卫组织,前几年发布过一个报告:“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有15%的人有过自杀念头。”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四分之一。 一、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烦恼 (一)儿童期(0-12岁) 出生-5岁——心理问题多与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关系状态有关,主要以行为障碍为主,包括缄默、多动、攻击、刻板动作和退缩行为等。 5-12岁,主要受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影响,父母和老师的态度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发育至关重要,这个时期容易出现孤僻、胆怯、焦虑、强迫和恐惧症等问题。 (二)青春期(12-18岁) 青春期面临升学、就业、恋爱与交友等方面的压力,需要迅速扩充知识并适应社会,尝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导致我们的青少年情感脆弱,喜怒无常,情绪波动过大。 一、心理问题评估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中,最典型的就是抑郁症。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尽早求助专业心理帮助。 1.情绪低落:心里总是高兴不起来,没有愉快感。 2.思维迟滞: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3.精力不足:没啥精神,提不起兴趣,做事缺乏动力。 4.闭门不出: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不让家人进来,不去学校。 5.沉迷网络:手机不离手,或者无节制玩游戏。 6.黑白颠倒:白天睡大觉,晚上精神,昼伏夜出。 7.寻求刺激:追恐怖影视剧,喜欢看惊悚小说。 8.自残自伤:觉得生活没意思,割手腕、吞药片。 三、心理问题处理 咨询 专家简介 蒙华庆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知名专家 从事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6年,长期从事重性精神障碍、成瘾行为、情绪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精神科急难重症、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成瘾行为、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情绪障碍的诊治和亲子教育、心理成长、人生规划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