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热点 虎毒不食子,为何这对父子会对自家的骨肉下如此狠手?内幕的不断爆出,一个被疾病拖垮的家庭逐渐浮出水面。 这个悲剧令人唏嘘,但女孩所患的疾病——脑瘫,其实并不罕见。 在大部分情况下,脑瘫的原因并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先天性脑畸形、孕期感染、妊娠高血压、大脑严重缺氧等有关。美国疾控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平均每名新生儿中就有3.3名脑瘫患儿。
实际上,脑瘫患者大多数智力正常,有些甚至在某方面还有超常的能力,如记忆力、逻辑思维。只有少数严重的脑瘫才可能会合并智力问题,同时还可能合并癫痫等其他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
脑瘫的表现都有哪些?1.癫痫:一半以上的脑瘫患儿出现过一次或多次癫痫发作。
2.生长发育落后:中至重度脑瘫患儿,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落后。
3.脊柱畸形和骨关节炎:脑瘫患儿易出现脊柱弯曲,驼背和鞍背,进而导致站立和行走困难。
4.视力受损:许多患儿会出现斜视。
5.听力损失:脑瘫患儿听力受损概率高于普通人群。
6.语言障碍:超过1/3的脑瘫患儿难以发出清晰的音节,语言障碍影响沟通,往往会被误认为是认知障碍的表现。
7.流口水:部分患儿对喉咙、口腔和舌头的肌肉控制不佳,进而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8.失禁:保持膀胱闭合的肌肉控制不良,可能引起尿失禁。
9.智力残疾:少数脑瘫患者会出现智力障碍。
10.学习困难:患儿可能难以处理特定类型的空间和听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脑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康复效果最好的,经过合理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脑瘫患者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
一般来说,治疗开始得越早,儿童克服发育障碍的机会就越大。3岁前是最好的时期,1岁前更是黄金时期。
脑瘫如何及时发现?及时发现脑瘫儿,需要注意患儿的一些特殊表现,比如:不明原因的哭闹、入睡困难、易激怒、喂养困难、容易呛奶、护理困难等。
具体来说,要留心以下几点:
1早期脑瘫的症状首先就表现为对突然出现的音响或体位改变很“敏感”,似惊吓状。2喂养因难,对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早期脑瘫患儿吃奶时可能一边吃一边从嘴往外流;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抱举时足尖朝下,呈足尖站立姿势,像双足跳芭蕾舞样,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步态”。脑瘫的宝宝由于吞咽不协调,即使很饿也比较难喂,不容易吃进去,特别爱吐奶。3频繁吐沫,经常半张着嘴。舌头不停地伸出运动,2~3个月还不会笑、抬头,手指紧握不会张开。这常常是手足徐动型小儿脑瘫常伴症状。4护理困难。穿衣时很难将其手臂插入袖中,换尿布时难将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家长反映“孩子不爱洗澡”,当脚刚触及浴盆边缘或水面时,背部立即僵硬呈弓状。5过度激惹,持续哭闹、入睡困难,甚至整夜地哭。大约有30%早期脑瘫患者在生后3个月以内有类似严重“肠痉挛”的表现,突然发生剧烈的哭叫。另外,孩子出生的过程中也应多加注意:
出生前:母亲在怀孕期间,如有双胞胎或者多胞胎,35岁以上怀孕,孕妇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胆汁淤积综合征,妊娠期感染,胎儿神经发育畸形等,都需要警惕新生儿脑瘫。出生时:如果婴儿在出生时因为难产等原因出现过缺氧、颅内出血或脑组织挫伤等状况,应当在之后警惕观察。出生后:如过宝宝早产,或者体重低于正常范围,或者发生了胆红素脑病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者因为没能及时吃到东西发生了低血糖,也要仔细护理和观察宝宝。
脑瘫的治疗脑瘫目前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辅助治疗改善孩子的能力,使他们享受接近正常的成年人生活。
脑损伤无法逆转,因此脑瘫治疗的核心是通过康复训练,重塑大脑网络,使运动功能障碍得以修复。
目前,脑瘫的治疗方式包括:
药物治疗
6个月以内的脑瘫患儿,可尝试应用一些影响神经的药物(神经节苷脂或者鼠神经因子等)补救一部分受伤的脑神经,在后期这些脑神经可以发挥其代偿作用,恢复一部分患儿的功能。但是6个月之后的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肌张力和缓解痉挛状态。
手术治疗
当患儿的痉挛或肌肉僵硬影响行走或出现疼痛时,通常建议进行整形外科手术,延长过短的肌肉和肌腱,改善患儿的活动能力并减轻疼痛。但能否进行手术仍然需要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具体分析。
矫正器治疗
支架和夹板可以通过外力来矫正肌肉或关节的异常,进而改善患儿的坐姿及走路等功能。
物理治疗
通常在早期开始,通过特定的练习(如步行、爬行、力量训练等)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平衡与运动能力,防止肌肉挛缩。
娱乐治疗
积极参与生活娱乐活动,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语言能力、自尊心和情绪健康。
语言治疗
改善孩子的沟通能力,使孩子更清晰地吐字,缓解吞咽障碍,或者学习新的交流方式,如手语或使用特殊的沟通设备。
好医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