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早期有哪些异常表现

发布时间:2016-11-25

小儿脑瘫作为目前常见的小儿疾病之一,其危害不是常见的小儿疾病所能相比的。小儿脑瘫是由于小儿脑发育时期由某些因素导致大脑损伤表现出一些症状的疾病。因为小儿脑瘫的病灶在大脑,因而会对身体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权威脑瘫专家教授介绍,小儿脑瘫的危害性极强,严重的会导致终身残疾,如果家长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就能避免这些危害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一些脑瘫早期异常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早期有哪些异常表现?

  1.俯卧位:正常儿俯卧位呈以上肢支撑身体姿势,头抬起。脑瘫患儿手呈软塌塌的样子。

  2.惊吓反应:检查者使患儿取仰卧位躺下,检查者从头侧稍稍靠近,突然用双手叩敲小儿头左右侧。正常儿闻声上肢或下肢只有瞬间地抖动。而脑瘫患儿上肢和下肢均会抬举,且上肢有短暂地停举。

  3.坐位:同龄儿能做到稳稳坐或稍帮助能坐,而脑瘫患儿不稳定和两上肢不随意运动明显。如轻轻推头倒向后方,正常儿则呈弓背取防御姿势,脑瘫患儿则会“叭哒”倒下。

  4.立位:检查者提两下肢倒悬,放开一手时,正常儿髋、膝关节屈曲下落,而脑瘫患儿为原位。

  5.抓握反射:检查者在小儿下肢方向,叫小儿握检查者两侧拇指。脑瘫患儿抓住拇指不放,抬起上身。正常儿则在上体抬起前放松拇指。

  6.踢蹬反射: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以一侧手掌来按压脑瘫患儿膝时,另一侧下肢会做踢蹬运动,而正常儿看不到这种运动。

  7.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查者两手持小儿侧头部左右回旋头。如为脑瘫患儿则会出现颜面侧上肢伸展,反对侧上肢屈曲姿势。

  8.下肢交叉反射:检查者使患儿侧卧。抬起一侧下肢,正常儿可见另侧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脑瘫患儿另侧下肢亦一起抬起。

  9.踏步反射:检查者扶小儿两侧腋下保持立位,正常儿是两下肢稍开大,足底着地立。脑瘫患儿则以足尖立,且两下肢一边交叉,像有意识地踏步。

  以上就是小儿脑瘫早期的异常表现。如果家长能早期发现这些异常症状,并及时采取治疗,就能避免小儿脑瘫疾病病情的加重。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jbzd/1930.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