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痉挛型脑瘫发病率约占全部脑瘫病人的60%~70%。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上肢表现为屈肌张力增高,肩关切内收,肩胛带后缩,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拇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跖屈。卧位时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姿势,俯卧位时抬头困难,仰卧位时头后仰。坐位开始时头后仰,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由于跟腱挛缩,足跟不能着地而呈踮足。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 中医认为痉挛状态属于“经筋病”的范畴。痉挛型脑瘫患儿常有运动障碍,伴关节活动受限等,这与经筋的屈伸功能障碍非常的相似。 推拿按摩 推拿与按摩疗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重要疗法之一,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上进行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调和阴阳的疗效。上肢:用手按揉肩部、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前肌群,然后捏、拿、揉肱二、三头肌腱旋动腕关节。下肢:用手按揉股二、四头肌腱,然后捏、拿、揉股二、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肌腱,旋动踝关节。 针刺治疗 上肢可取臂臑、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合谷等穴;下肢取环跳、髀关、承扶、殷门、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气海、血海、申脉、照海、解溪、昆仑、太溪、涌泉等穴。 头面部多取印堂、太阳、水沟、地仓、承浆、百会、四神聪、风池等穴 体位:取坐位或卧位,依不同疾病选定刺激穴区,单侧肢体疾病,选用对侧刺激区;双侧肢体疾病,选用双侧刺激区;并可选用有关刺激区配合治疗。局部常规消毒。 电针刺激:上下肢以及头针在进针后亦可用电针治疗仪在主要穴区通电,以代替手法捻针,亦可选用较高的频率,刺激波形选择可参考电针,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的反应而定。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