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此文写于年。一切赞颂全归真主,众世界的创造主和养育主!任何一部经典的思想内涵和意义就像是水,人读书亦如畅饮精神的甘露。而语言就像是盛装水的容器。不同的语言,书写形式不同,发音不同,语法不同,相当于容器的材质,形式,造型各异,主要功能却一样,目的都是要装水饮用解渴。翻译的“信,雅,达”,要求尽量传承“水”的量和品质,又尽量追求容器的秀美。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为了传承,传播和交流思想,智识,翻译家的工作必不可少。在宗教信仰学科也一样。对于一个完全不懂阿拉伯语的人来说,他必须通过母语形式理解《古兰经》的内涵和意义。就好比,我们去朝觐时都会饮用渗渗泉水,也会拿瓶子装回来给亲友们饮用。亲友们尽管不能像朝觐者们那样开怀畅饮,总比一点饮用不到好。乌鸦还有借石喝水的技巧,何况是人呢?因为语言形式的转换,翻译不可能%达到“信,雅,达”,读译文无法完全领略阿语原文《古兰经》优美,神圣,超绝的旋律和意境,总比一句都读不懂强很多。这就是穆斯林学者们翻译古兰经和信众学习译文的意义所在。现实情况是,在大多数非阿拉伯国家,懂阿拉伯语的本国人都是凤毛麟角,保守估计不到全国人口的3%,可见让大众直接读阿语古兰经来理解和践行伊斯兰教是多么不现实。尤其在当代,竞争激烈,节奏快,阿拉伯世界不像欧美世界热门,有时间和兴趣学习阿语的人更少。突破语言障碍,用明白的中文母语向广大中华民族传播伊斯兰正信和真理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古代阿拉伯人正是因为建设智慧宫,开创百年翻译运动,才铸就了辉煌的伊斯兰文明黄金时期。古兰经14:4:SAHIHINTERNATIONALAndWedidnotsendanymessengerexcept[speaking]inthelanguageofhispeopletostateclearlyforthem,andAllahsendsastray[thereby]whomHewillsandguideswhomHewills.AndHeistheExaltedinMight,theWise.CHINESE我没有派遣任何一个使者除非是以他本民族的语言(传达经典),以便他为他们明白地阐明(真理)。真主任他所意欲者误入迷途,引导他所意欲者遵循正道。他确是強大的,确是至睿的。以上经文中的使者,并非仅指安拉直接选拔的接受经典启示的先知,无论在古兰经里,阿拉伯语里,中文里面,英文里面,还是其他语言里面,先知和使者都是两个不同的单词,表达不同的含义。先知是指真主直接拣选,接受经典启示,并向大众传达真主经典的人。使者则包括所有信仰和传播真主经典的人。先知都是使者,使者则不一定都是先知。世界上有那么多民族,一神教信仰却只有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真主不可能在每一个民族中都派遣一个先知。但是,我们看到世界上的确每一个民族都有信仰和传播真主正教的人。只有一个先知(愿主福安之)直接承领并传播古兰经,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却遍布全世界各民族,真主至大,感赞真主!中华民族的穆斯林,的确对传播伊斯兰教贡献很大,尤其感谢那些将经典翻译成中文的学者们,感谢那些一心为了大众幸福,为主道奉献的学者们。可以说,一切信仰,思想都是通过语言传播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果没有人将古兰经翻译成中文,英语,我这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如此心悦诚服地信仰伊斯兰教。毕竟学习任何学者的文章都不能代替直接学习真主的语言和经典---古兰经。从上面的经文也可以看出,真主并没有要求人类因为信仰而改变自己的民族习俗和语言,相反是通过本民族的人使用相同的语言来传播同样的信仰,同样的思想,同样的真理。凡是真主在古兰经上没有明文禁止的行为,真主都给予了人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的自由。阿语基础好的传统穆斯林,能够用阿语礼拜当然是可嘉的行为。那么世界那么大,男女老少,资历不同,语言的学习能力也不同,实在学不会用阿语礼拜的人,用本民族语言礼拜未尝不可。只要语言的含义符合古兰经宗旨和教诲。每天局限于有限的几节阿语生硬地重复同样的礼拜模式,就真不如用母语痛痛快快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对真主的崇拜诚服之心。有语言学研究发现,人类只有用母语时才能充分表达和感受情感,从这一点来说,的确用母语礼拜更能升华自己对安拉的虔诚敬畏之心。不管怎样,我们在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同时,如果还可以适度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思维来思考某些事物,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效果也许会好很多。真主在古兰经中说“唯有理解的人才能觉悟”,一个有理智者,也必须通过解读真主的经典才能觉悟,解读的前提条件就是通过语言理解经典的内涵。不懂语言,就等于文盲了。一个文盲连最简单的句子都看不懂,还怎么去思考,理解古兰经内涵呢。如果没有穆斯林前辈们的奉献,不断翻译和传播伊斯兰教思想,我们中国人,能够理解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将是凤毛麟角。既然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中文来理解古兰经内涵的,为何却要强制人家必须用阿语来礼拜呢?我们大可以放心,不会阿语的人不用阿语诵读古兰经,不用阿语礼拜,并不会影响那些熟练掌握阿语的人一丝毫,也不会影响古兰经内涵一丝毫,懂阿语的阿拉伯人仍然会用阿语传承伊斯兰教信仰。古兰经是受到真主保护的天经,谁有这个能力来撰改或者解构古兰经原文呢?只是,伊斯兰教是普世性宗教,真主是普慈的养主,是普度众生的养主。传统穆斯林不应该只考虑到自己的能力,而将真主都没有制定的律法当作条条框框,以此增加慕道者/信众不必要的负担,困难。不管怎样,如果更多的人能够皈依伊斯兰教,培养对真主的敬畏之心,总比人家因为各种外因阻碍而不敢皈依伊斯兰教强吧。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佛教和基督教之所以本土化那么成功,没有民族符号和特征,也得益于佛教徒和基督教徒没有用语言或者服饰这些民族符号特征来限制信仰的传播。人类的灵魂都来自于共同的养主,语言不同,心灵相通,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来理解共同的真理,信仰共同的养主。安拉全知心事,安拉自己并不需要通过任何语言懂得人类的心事,很多经文是默示给先知的,属于直接的意识交流。安拉降世古兰经,是为了人类能够懂得古兰经意义,从而获得引导和教育。并不是需要人类来读古兰经给安拉听。人世间,任何一个人著书立说的目的都是为了向他人表达思想,理论,知识,而不是为了让人家读给自己听。补充说明,我说得礼拜并不是指聚礼,聚礼有伊玛目领拜,大家跟着做就好了,不存在语言困难啊。我们指的礼拜并不局限于聚礼。而是没有人领拜自己又有语言困难的穆斯林的单独礼拜。有的穆斯林说什么阿语是天堂的语言,古兰经上并没有提到。难道圣经和圣经以前的原经典,没有通过阿拉伯语启示,就没有崇高的价值和意义吗,就没有引导人归信真主吗?真主拣选的最后一个先知(愿主福安之)是阿拉伯人,他身边生活的人也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真主当然使用阿拉伯语来启示了,不然圣人(愿主福安之)和圣人的追随者们怎么去理解和传播呢?非穆斯林不读古兰经情有可原,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穆斯林都不去学习和理解古兰经,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来猜测真主的普慈属性。真主是无求于人类的,真主不是为了获取人类的赞颂而降世经典引导人类的,而是为了对人类的仁慈,为了引导人类从黑暗中走向光明才降世经典的(请参考古兰经14章第一节经文)。每个信仰的人都是为了自身的福利。我们岂能因为自己信仰了,而人为地设置各种本不存在的障碍,加大他人信仰的困难呢?伊斯兰教是真理,普适于任何一个人,有的穆斯林却无意之间把自己当作真主,将本来不应该有的条条框框强加到他人身上。伊斯兰教传播了一千四百多年,先辈们有如此大的功绩,那是因为他们是真的怀着一颗为民着想,为民造福的心来传播伊斯兰教的。可是现代的伊斯兰教却日益彰显出民族性,狭隘性和极端性。很多穆斯林存在着患得患失的心理,一方面希望人家了解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另一方面又缺乏普慈众生的精神,不够开放和包容,这一点,每一个穆斯林都应该反思。很多穆斯林学者为了传播伊斯兰教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而另外一些穆斯林学者,却为了阻止人家信仰伊斯兰教不辞劳苦,到底为什么呢?其实我真的很忙,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提出任何观点,我也不是捍卫任何观点,或者否认任何观点,更不愿意冲撞任何穆斯林前辈。我只是身为一个穆斯林,因为自己的所见所闻,总是忍不住有感而发。当今的中国,很多人缺少信仰,很多人在苦苦寻找信仰,只要我们多那么一点点同情心,包容心,说不定就吸引人家皈依了,对他们就是善行啊。因为我们是穆斯林,才更应该怀有仁慈博大的胸怀啊。我们的善行不求人回报,真主会给我们最好的回报,一切信靠真主,真主至知,真主至大,感赞真主,阿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