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人一生健康和能力的基础。实施0~3岁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项目,是针对0~3岁儿童的发育特点,通过开展发育监测、筛查及早期发展指导,早期发现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筛查出的发育偏离或异常儿童及时给予干预或转诊,提升儿童家庭养育质量,最大程度开发儿童的潜能,提升儿童健康水平。 1 0~3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 ★3月龄★ 01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 02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 03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04卧时不会抬头 ★6月龄★ 01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02紧握拳不松开 03不会伸手及抓物 04不能扶坐 ★8月龄★ 01听到声音无应答 02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03不会双手传递玩具 04不会独坐 ★12月龄★ 01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 02呼唤名字无反应 03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 04不会扶物站立 ★18月龄★ 01不会有意识叫“爸爸”或“妈妈 02不会按要求指人或物 03不会独走 04与人无目光对视 ★2岁★ 01无有意义的语言 02不会扶栏上楼梯/台阶 03不会跑 04不会用匙吃饭 ★2岁半★ 01兴趣单一、刻板 02不会说2-3个字的短语 03不会示意大小便 04走路经常跌倒 ★3岁★ 01不会双脚跳 02不会模仿画圆 03不能与其他儿童交流、游戏 04不会说自己的名字 2 什么是发育监测与筛查 0~3岁儿童发育监测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要求,进行0~3岁儿童健康管理时,常规进行相应月龄的发育情况询问和发育评估,以便及时发现、识别具有发育迟缓风险的儿童,如发现儿童存在发育监测可疑或按年龄段任何一条预警征阳性,建议进一步做标准化发育筛查。 0~3岁儿童发育筛查 发育监测过程中未发现可疑或异常的儿童,在其关键年龄段(8月龄、18月龄、30月龄)需要进行一次标准化的发育筛查,能进一步发现是否存在神经心理发育的偏离,以便及早进行早期评估、诊断、或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实施早期干预和/或治疗,达到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状态。 此外,通过对儿童保健信息平台中设置的各类筛查量表进行筛查,并将这些量表作为0~3岁儿童发育监测必要项目,包括心理行为发育筛查,脑瘫筛查、听力筛查,儿童保健医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这些量表筛查初步发现发育异常或可疑的儿童,提示儿童保健人员进行重点观察和干预,必要时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 3 脑瘫的检查方法 有围产期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如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多胎,低体重儿,有新生儿呼吸困难,惊厥等现象出现。 反射异常 反射异常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某月龄该消失的反射继续存在,一是反射异常。 肌张力异常 脑性瘫痪患儿所见到的肌张力异常有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亢进、肌强直及肌张力不协调。 运动发育迟缓 脑性瘫痪存在程度不等运动发育迟缓。轻者大运动发育尚可,但有精细运动发育障碍者需要注意。 辅助检查 头部CT扫描、头部MRI检查、脑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等对于脑瘫的治疗是越早小孩恢复的越好,因为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而脑瘫造成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大,代偿恢复能力强,在这一时期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姿势异常 姿势分静止时与活动时两种。静止时姿势异常如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等。活动时姿势异常在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与痉挛型最为常见,如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脑瘫形成的原因不一定是怀孕期间形成的,有可能是出生后的一些异常所致的,所以产检不能检查出是否患有脑瘫。 育儿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们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宝贵经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那些在育儿道路上有所困惑的家长。 因为有爱,神州康护伴你同行。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