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智力低下,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从而引起学习能力下降,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如无法处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差,甚至基本生活无法自理。 一般来说,以18岁作为智力发育完全的标准年龄。如18岁以后已经智力发育完全的个体,因为疾病引起智力低下,称为痴呆,与精神发育迟滞不同。 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检查 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是诊断精神发育迟滞的必要依据,可以在儿童心理门诊进行韦氏智力测验和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评估。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智力一般在70以下。按智力高低将患儿病情进行如下分级:50~69为轻度,35~49为中度,20~34为重度,20以下为极重度。 病因的检查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女性怀孕期间就可以进行胎儿的遗传基因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及时终止妊娠。在新生儿期检查氨基酸、糖代谢等,如果有异常,可以进行饮食治疗,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做相应检查越早越好,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精神发育迟滞通常伴有癫痫、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如果孩子有上述疾病的症状,就要进行其他相关的检查。 如何治疗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以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教育训练由学校老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以及职业治疗师相互配合进行。教师和家长主要是让患者能够掌握与其智力水平相当的文化知识、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技能等。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一般能够接受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文化教育,最好选择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如果患者不能适应普通小学的学习程度,也可以到特殊学校就读。注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如辨认钱币、购物、打电话、到医院看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学习基本劳动技能,躲避危险和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等。当患者成长到少年期以后,可以进行职业训练,使其成年后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要着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洗漱、换衣、与人交往中的行为举止,正确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等。 对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主要训练患者与照料者、护理者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简单的生活技能和自卫能力,如进餐、定点上厕所、简单语言交流以表达饥饱冷暖、避免伤害等。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几乎无法实施任何教育训练。 药物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对半乳糖血症(血半乳糖增高的中毒性临床代谢综合征)和苯丙酮尿症(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患者给予相应饮食治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等。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30%~60%伴有精神症状,从而导致接受教育训练困难。因此,患者若伴有精神症状,患者家属可以医院就诊,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根据不同的精神症状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作者供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