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健康课堂控制不住肢体抖动,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1-8-1

医院和仙桃人民广播电台

联合制作播出的

《一医健康课堂》

节目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四9:00、周五16:00

生活中有很多人有肢体,手不自在抖动,幅度大或者小,有的头不自在摆动,特别是老年人,很多人就很担心,担心患上严重疾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本期嘉宾

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夏琳

夏琳,49岁,中共党员,仙桃市百佳医生,年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在医院从事神经内科医疗工作20余年,担任科室副主任10余年,在重要医学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对于中风,头痛,头晕,帕金森病等神经科疾病有很丰富的医疗经验。一、肢体抖动的原因?肢体抖动医学叫震颤,震颤只是一种症状,临床上多分为生理性震颤,生理性震颤加强以及病理性震颤。生理性震颤指正常人身体某部分的细小的动作性震颤,通常影响双手,但也可累及身体各部分,幅度轻微,形式固定,一般不对正常活动造成障碍。主要为姿势性震颤,令被检查者平伸双手,在手背上搁一张纸时容易看到8~12Hz的震颤。入睡后仍可出现。例如我们在,比如演讲的时候,由于紧张,紧张以后就会出现肢体或者面部的颤动,这就属于生理性震颤加强,都不是疾病,不要紧张主要有原发性震颤也叫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震颤、帕金森病、各种药物引起的震颤、癔症性震颤这几个常见疾病引起。二、什么是原发性震颤?原发性震颤也叫特发性震颤,震颤形式是一个姿位性震颤或者是动作性震颤,姿位性震颤就是在拿筷子夹东西的时候或者是端杯子的时候,端碗的时候出现的这种抖,特发性震颤并不会引起肢体的僵硬无力,仅仅表现为:头部或者是肢体的颤动,紧张或者注意力集中时,症状会加重,往往数年症状不会有明显的加重,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特发性震颤在饮酒后2-4小时可小时或者缓解,但第二天症状更重。特发性震颤常有语音颤抖,但没有语音下降。1.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2.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3.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4.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特发性震颤患者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是特征性的。许多患者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酒精)就可减少震颤。42%~75%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天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酒精)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酒精)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5.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Lou和Jankovic曾报道过例特发性震颤,其中20%同时伴有帕金森病。故认为特发性震颤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姿位性震颤在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许多运动障碍疾病中很常见,甚至是早期惟一的症状。一些患者出现的姿位性震颤数年后发展为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更高,这其中可能有特殊亚群。特发性震颤没有特殊检查,主要是排除下面的一些疾病,就可能是。三、如何应对原发性震颤?服用心得安、扑米酮、安定治疗有效;5、服用左旋多巴、美多巴等药无效。因为副作用很大,一般无需用药控制,也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可以不治疗,但是患者可能担心大病,就检查甲状腺功能等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四、什么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震颤:通常微细,局限于手指。两手平伸或用力时明显。患者伴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可资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接近1%,而且这几年有升高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的发病率高于农村,沿海地区高于内地。我国一组流行病学调査表明,甲亢在我国女性中的发病率占2%,年发生率高达0.2%~0.3%。发病密集人群为中青年女性,男女发病比率约为1∶1.17好发人群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者。碘食品食用过量者,如海带、海虾、紫菜等长期熬夜、劳累者。有甲亢家族史者,如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易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具有遗传倾向。诱发因素环境因素如细菌感染、性激素、应激等,可能是本病发生和病情恶化的重要诱因。遗传因素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免疫因素本病以遗传易感为背景,在感染、精神创伤等因素作用下,诱发体内免疫功能紊乱。症状多数患者以甲状腺增大为主诉,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增大,质较柔软、吞咽时上下移动,少数患者的甲状腺增大不对称或增大不明显。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代谢症群、甲状腺肿大和眼征三方面。典型症状怕热、多汗多汗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见的症状之一。多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代谢亢进,消耗增多,所以常常会出现易饥饿,多食症状,但是体重下降。心慌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的心绞痛占12%~16%。由于基础代谢率增高,心动过速,心肌负担过重,需氧量增加使心脏缺氧,明显产生心慌、心悸、缺血性的心电图改变。体重下降、消瘦在高甲状腺激素的情况下,由于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导致肌肉等软组织消过多,从而引起消瘦、体重下降。心情烦躁、容易激动由于神经兴奋性增高,所以常常容易激动、失眠、多梦、言语行动匆促、四肢震颤、反射活跃。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脖子肿大。其他症状手抖主要表现为细颤。原因是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双手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常难自控,在拿东西、写字、举手、吃饭时出现手抖、细颤。月经减少、不孕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容易出现月经减少、不孕。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对于长期反复腹泻,按照肠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该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眼球突出患者中有20%~30%出现突眼,但这种突眼与甲亢病情轻重无相关性,与病程也无相关性。手抖可能是甲亢初期唯一症状,故而震颤通常都要查甲状腺功能。五、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震颤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治疗原则为控制高代谢综合征,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目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法有三种,即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及手术治疗。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分为两类,包括硫脲类及咪唑类。常见的代表药物分别为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六、帕金森怎么判断?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临床上以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为特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震颤和强直。患者还可出现吞咽困难,自主神经运动障碍和痴呆。虽然震颤麻痹患者早期也表现为震颤。但大部分研究学者仍认为特发性震颤和震颤麻痹是不同的疾病。震颤麻痹患者无论静止时或运动时均出现“搓丸样动作”震颤,惠者出现运动减少和运动徐缓。特殊的“面具脸”、慌张步态和特殊的姿势:头部前屈、躯干前倾,行走时两上肢屈曲,不见摆动,协同运动消失。并且肌张力增强,起病的年龄和起病形式等都可以和特发性震颤相区别。特发性震颤罕见静止性震颤。

七、如何治疗帕金森?第1点,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办法。很多患者服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以后,临床症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种类繁多,有左旋多巴之类的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主要的症状类型以及有没有其他伴随疾病,进行个性化的药物治疗。第2.点,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帕金森病的治疗过程当中要贯彻始终的。第3点,也有一些患者到了中晚期,适合进行手术治疗。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八、还有哪些情况下会引起震颤?各种药物引起的震颤,和酒精、锂、铅、磷、镁、汞、一氧化碳等中毒以及各种感染(如伤寒、水痘、天花)均可发生姿势性震颤。如酒精中毒时的这种震颤干静止时不明显,当上肢前伸手指分开并保持此姿势时震颤明显,以震动性震颤为其特征。多发生于手指,进而波及舌、面肌和鼻翼肌。在笑和说话时可以见到细小的震颤。汞中毒引起的震颤,呈中等节律震颤。静止时出现,运动时更突出,越近目的地,震颤越强。即静止性震颤与姿势性震颤混合出现,在疲劳与精神兴奋时增强。九、什么是癔症性震颤?癔症性震颤表现为多变不规则的震颤,震颤大小不一。静止和运动时都存在。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紧张,忧愁,恐惧,常伴有其他癔症性症状,分散病人注意时震颤缓解,集中注意于病变部位时震颤增强。十、如何处理癔症性震颤?首先控制情绪,不能太担心害怕,解决生活中能解决的困难,看心理咨询,必要时口服黛力新等治疗。

手机下载“开吧APP”

收听节目、参加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ysbj/10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