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心理健康要重视每一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其实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也是不能忽视的。3-6岁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思维活动的萌芽期,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那么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呢?NO.2心理健康教育知识1.动机小朋友在活动中不断产生需要和满足需要,但偶尔也有受挫的时候。所以,儿童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机动冲突的简单技巧,以协调机动需要与现实的反差,保持平衡的心态。2.自我意识小朋友的自我意识虽不成熟、不稳定,但对其人格发展和行为适应影响很大。幼儿通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与同伴的比较,通过在游戏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自我意识不强的幼儿,对挫折、冲突缺乏预测性和处理技巧,往往造成任性执拗、攻击性行为、退缩行为等情绪和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3.情绪焦虑、恐惧的情绪对小朋友心理健康起消极作用。焦虑使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夸大自己的失败,常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恐惧会使幼儿产生剧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度的焦虑严重损害幼儿的心理健康。NO.3家长要做的逆向思维01 家长不要过分关心孩子。因为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家长还要适当引导孩子与人接触,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对孩子的夸奖不要过分。如果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的虚荣心不断增加。 亲子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