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咳嗽喝水被呛,老年人不妨每天做做

发布时间:2024/9/30

许多老年人吃饭、喝水时,经常会出现呛咳的情况,对此千万不能大意。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共患疾病增多,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有所下降,很容易出现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可能导致老年人进食量减少、出现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更甚者,由此引起的误吸、呛咳会导致肺部反复出现感染,大大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吞咽障碍被称为老年人的隐形杀手。此外,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肿瘤等疾病也可引起吞咽障碍。如何早期识别、评估吞咽障碍?老年人如出现喝水呛咳、吃饭时易咳嗽,则需警惕有无吞咽障碍。早期判断可使用EAT-10吞咽筛查量表(见下表)。如10个问题的总得分超过3分,提示可能存在吞咽效率和安全方面问题,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洼田饮水试验或/和造影检查)评估吞咽功能。这些动作可改善吞咽功能吞咽训练可改善相应器官的主动活动范围、力量和耐力,对于预防和改善老年人的吞咽问题尤为重要。主要分为口腔体操、呼吸体操和咽部力量增强训练:口腔体操1、张口训练:每组均维持5秒。①嘴巴张最大,然后放松;②将下巴左右两边移动,然后放松;③夸张的做咀嚼动作;④闭紧嘴唇,鼓腮,放松,再将空气快速的左右两边脸颊转移。2、唇部训练:每组均维持5秒后再放松,重复10次左右。①咬紧牙齿说“衣”声;②拢起嘴唇说“呜”声;③说“呜”声紧接着说“衣”声,然后放松;④闭紧嘴唇然后发“啪”声。3、舌训练:每组均维持5秒后再放松,重复10次左右。①把舌头伸出口外;②舌头尽量贴近硬腭向后缩回口腔内;③快速的伸缩舌头运动;④张开嘴舌尖抬到门牙背面并伸出;⑤张开嘴舌尖抬到门牙背面并伸出,贴硬腭向后卷;⑥舌尖转向左唇角,转向右唇角。4、腭咽闭合训练:每组均维持5秒后再放松,重复10次左右。①口含住一根吸管(封闭另一端)做吮吸动作,感觉腭弓有上提为佳;②两手在胸前交叉用力推压,同时发“ka”或者“a”音。呼吸体操1、腹式深呼吸:放松全身,用鼻深吸气,肚子鼓起来,然后缩唇缓缓呼气。2、咳嗽训练: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用力咳出。3、左右头部运动配合呼吸:左右转头保持平稳呼吸。呼气头向右转,肩保持不动,吸气头回正,呼气头向左转,吸气头回正。4、上下头部运动配合呼吸:低头慢慢吸气,仰头慢慢呼气。咽部力量增强训练1、用力吞咽:吞咽时用最大力气完成。2、Shaker训练:躺在床上,不垫枕头,在肩部不离开床面的情况下,尽量抬头看自己的脚尖,依据情况维持一定的时间。3、门德尔松训练:吞咽时用手指感受喉部上抬的幅度,在喉上抬至最高点尽量维持。吃饭连汤带水易呛咳存在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日常的科学进食也尤为重要,进食时需牢记以下要点:1、选择恰当的进食途径经口进食固然重要,但对于吞咽障碍程度重的老年人,如吞咽唾沫、痰液都困难,需要通过鼻饲或胃造瘘等其他途径来进食,以保证营养,同时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另外,部分有吞咽障碍的老年人也可能合并某些急性疾病(如做手术、心衰加重、感染加重等),此时对营养需求较高,经口进食不能满足能量摄入,此时需临时鼻饲,待疾病改善后可拔除鼻饲管,恢复经口进食。鼻饲喂养时需注意温度、浓度、耐受程度。温度38℃~40℃为宜,浓度由稀到浓,总量由少到多,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每次喂食时用多少加热多少,剩余的放回冰箱中保存,未用完的超过24小时不宜再食用。进食前先为患者翻身拍背后,然后再进行鼻饲。2、选择合适的食物类型不同质地的食物,吞咽速度不一样,因此尽量选择匀质的食物,避免连汤带水(液体固体混合),避免过于坚硬(如坚果等)或大块的食物。另外对于固体食物应充分弄碎,液体食物可适当增加黏稠剂,食物应质地均一、黏性适当、不易松散,尽量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3、进食姿势尽量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对于卧位的老人,喂养时抬高床头35°~45°,可在颈部垫上毛巾卷,让食管和喉部呈一条直线。如果老人需照护者喂食,两者在同一高度,避免老人仰头吞咽。吞咽时低头,可增加颈部力量和吞咽食物的力量;如一侧肢体活动不好,吞咽时把头转向患侧,将健侧的吞咽暴露,增加吞咽面积和力量。进食后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分钟左右后才能平躺。4、进食环境及方式进食时注意力要集中,避免边吃饭边看电视或聊天,说话时食物容易吸入气道中。注意每口食物量应适中,每口量过大易导致呛咳和窒息。每次咽下后,应确保口中食物没有残留,再进食下一口。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不超过毫升为宜,进食次数应保证营养所需。5、注意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进食后检查口腔是否有食物残留,及时漱口。科学进食误吸猛如虎,进食当心呛。经口虽重要,途径有多样。吞咽测试好,食物仔细挑。进食坐前倾,下咽先低头。过程要专注,细嚼又慢咽。口腔常清洁,营养身体棒!(来源: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ysbj/13352.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