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励志巴彦淖尔脑瘫男孩病房里备战高考,

发布时间:2020-2-3

10月20日早上8点,18岁的郭凯圆第一个来到康复练习室。他努力调整好坐姿,拿起笔想写字,可因为手不听使唤,身体又不停地抽搐,两分钟过去了,他仅费劲地写下几个歪歪扭扭的字。

  

见他急得满头大汗,医生让他换下一个练习动作。“让我再试试!”他搓了搓手,重新拿起笔,慢慢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说话、吃饭、穿衣、走路、翻书、写字......这些事,十几年来,身患痉挛伴徐动性脑瘫的郭凯圆每天都在反复练习。

  

“有时候觉得很累,但人活一天就要努力一天。”郭凯圆说,他希望有一天让大家看到,脑瘫孩子也能考上大学、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早产、脑瘫,他庆幸自己智力正常

“这孩子干什么事都非常认真,做康复训练从不叫苦叫累。虽然没有家人陪伴,但他从不抱怨。”医院康复科副主任窦改霞说,郭凯圆今年7月份入院,打饭、吃饭、穿衣、洗衣服、上街买东西……凡事他都尽量自己做。3个多月的时间,通过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肩、肘、腕等方面的控制训练,他的自理能力明显增强,走路姿势明显改善。

  

看到他做每一个动作都那么费劲,记者很是心疼。他似乎觉察了记者的心理,笑着说:“脑瘫儿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智力正常。我智力正常,你说我是不是特别幸运?”记者使劲点了点头。

  

郭凯圆和同龄人一样青春、阳光,且多了一份坚毅和刚强。他出生在前旗明安镇,是个早产儿,母亲生他时难产,因缺氧他险些夭折。10个多月的时候,他还坐不稳、拿不住东西,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脑瘫。

7岁时,他终于迈出第一步

为了给他治病,家里花了30多万元,债台高筑。治疗了一段时间,医生无奈地说:“把孩子带回去吧,养成甚样算甚样吧!”

  

郭凯圆说,他五六岁时还不会走路,为了让他尽快学会走路,父亲给他做了个学步车,但练习了多次也没有一点效果。父亲又急又气,把学步车给砸了。为此,他伤心地哭了一中午。

  

7岁时,郭凯圆终于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他的脚严重内翻,鞋穿两天就磨烂了,加之身体不时抽搐,稍有不慎就摔倒了,身上留下不少伤疤。

  

“只要没摔残,就要爬起来。”郭凯圆说,小时候,他最渴望的就是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步行着去上学。8岁的时候,他终于走进了校园……

求学若渴,他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父亲一直想给他办个残疾证,送他去特殊学校,他哭着不去,说他不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

  

小学毕业后,他坚持要到前旗四中读书,父母同意了。求学期间,最让他苦恼的是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都能听懂,可就是手不听使唤做作业很艰难。为了完成作业,他每天得熬到凌晨一两点,5点多起床继续写。因为控制不好坐姿,他时常把书本折断;因为用力不当,铅笔头不时被折断,每天得削十几支铅笔,手被划烂是常事儿。即便如此,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中上等。

  

“中考时,我的好朋友考进了前旗一中,我因为这个病仅考了5.7分。当时我心里很难过,所有的考题我都会,可就是手不行做不完。”郭凯圆说,中考对他的打击很大,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年进入前旗职业中学会计班后,他立志要考个好大学,整天起早贪黑埋头苦学。

  

郭凯圆现在休学接受康复治疗,准备后年参加高考。他的同学韩雅茹告诉记者,郭凯圆是个学霸,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到教室里学习。晚上宿舍里熄灯后,他就跑到楼道里学习,经常学到次日凌晨一两点钟。每次考试,郭凯圆都能进入班里前五名,分的数学他能考多分。

  

在王雅韬老师眼里,郭凯圆是个能吃苦、有上进心的孩子。“别看他写字慢,老师布置的作业他都能完成。老师心疼他,说会做的题就不要做了,可他每天都全部完成。在他的影响下,班里的学习风气越来越好了。”

  

看到同学们都骑自行车上下学,走路都不稳的他也想学,父母怕他有危险,坚决不同意。没办法,他就趁着父母下地干农活儿时偷偷学。刚开始,他总是摔跤,胳膊上、腿上到处是淤青。有一天,当他骑着自行车回到家,自豪地告诉父母他学会骑自行车时,父母高兴坏了,一个劲儿地夸他有志气。从那以后,郭凯圆意识到,他和其他同学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自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立志要成为作家写励志故事激励脑瘫患者

因为父母要种地养家,从初中开始,郭凯圆就住校了。在学校,一切都要靠自己,这对于郭凯圆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到食堂打饭,总是把盘子打翻;去水房打水,手经常被烫着;拎着暖壶走着走着就摔倒了,有一年摔烂25个暖壶。现在,医院治疗。

  

很多人在称赞他懂事的同时,免不了要谴责他的父母几句,可他知道父母养育他付出的艰辛。“从1岁到16岁,我一直在吃药,平均每天的药费得七八十元。家里种着30亩旱地,收入不了多少钱。为了给我看病,我爸我妈省吃俭用、四处借钱,我妈把结婚时的嫁妆也卖了。他们为我付出太多太多了!”说着,郭凯圆眼里闪出泪花,“以前我也有过抱怨,后来想想,正是他们的‘放手’,才让我越来越自强。爸爸妈妈每次给我打电话,都要安顿这安顿那,说他们不在我身边,让我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知道,我人在哪里,爸爸妈妈的心就跟在哪里……”从他的言谈中,记者看出他是个心怀感恩、自强自立的孩子。

  

郭凯圆说,他还特别感谢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帮助。他说,有一年地震,同学们都吓得跑到楼下了,他知道自己跑不了,就静静地坐在教室里。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同学返回教室,背起他就往楼下冲。“当时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不停地流眼泪。”

  

现在,郭凯圆唯一的心愿就是考个好大学。医院治疗这3个多月,他给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每天早晨6点起床,晚上11点半睡觉,除了做康复训练,保证7个小时的学习。他的病床旁放着《平凡的世界》《红岩》《追风筝的人》等课外书。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要通过努力训练,让自己的身体好起来,然后考所好大学,回报社会。未来,我还想出书,写一些励志的故事,激励更多像我一样的脑瘫患者。”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贾钧连袁雅芹

本期编辑刘亦伦校对杨雅康

这些精彩内容,大家都在看:

巴彦淖尔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巴彦淖尔人,你的钱袋子要鼓了!

巴彦淖尔市部分领导干部职务调整

临河区年度居民医保开始缴费了

拼!巴彦淖尔日报社这样报道十九大

在巴彦淖尔使用共享单车,这些你该知道

                







































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
甲氧普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ysbj/8642.html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