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细雨润物无声青山镇中心幼儿园优

发布时间:2020-11-21

她们,是长不大的“孩子王”,用心呵护着一群稚嫩的娃娃;

她们,是世界上最棒的园丁,用爱画出孩子们成长的年轮。

她们,是默默耕耘的幼儿教师,用汗水浇灌着幼教之路,

她们,是无私奉献的优秀代表,用心血诠释着幼教之美!

明媚的六月,硕果累累,捷报频传!优秀教师,最美如您!

优秀教师事迹展

做一名撒播幸福的幼教人

陈宏香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带着无限的期望与憧憬,带着不变的初心与激情,把孩子成长的印记刻在梦想的天空。

一、做一名有责任心的幼教人

工作中,我认真负责,责任心强,关心班级里每个孩子的成长,是孩子心中的“香香妈妈”。教学中,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等活动。生活中,我经常与家长沟通,注重家园合作,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积极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做一名心中有爱的幼教人

幼教事业,唯有“爱”才是对这份职业最好的诠释。我时刻用爱心、细心、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中班下学期来了个插班生,因为是外地人且胆小,在上学的第一个月里,经常会把大小便拉在裤子里,孩子身上时不时会发出阵阵异味。每天我除了提醒他大小便外,还用自己的鼻子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异常。如果有了,我就悄悄的把他带进盥洗室清洗干净,换上干净裤子,并轻声告诉他没关系。为了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努力从他身上寻找闪光点,鼓励他表扬他,孩子胆小自卑的心里逐渐退去,变得大胆自信起来。

三、做一名坚持思考的幼教人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年来,我始终坚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思考。有时候我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时候我思考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有时候我思考如何抓住偶发事件开展教学活动……

晨间活动时,我忽然听到一个很大的声音——陈老师快来呀!这儿有只鸟,嗯嗯,是只鸟宝宝。我闻声前去,看见大松树下躺着一只非常非常小的鸟,羽毛还没有长出,粉嫩粉嫩的。“陈老师,这只鸟宝宝怎么不动呀?”“它是不是死了?”“它怎么会躺在这里呢?”孩子们急切地想知道鸟宝宝的死活,想弄明白鸟宝宝的来历。我观察四周然后指了指大松树,孩子们朝着我指的方向看去。“陈老师你看,大松树上有个鸟窝,鸟宝宝一定是从鸟窝上摔下来的。”“鸟宝宝实在是太可怜了。”孩子们一张张沮丧的小脸,写满了不舍与失望。于是我问孩子们:“鸟宝宝为什么会跌落在草地上呢?”孩子们围着小鸟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有的说是窝做的太高了;有的说是爸爸妈妈不在家,自己调皮跌落下来;有的说是窝不牢靠,我们重新去给它做窝;有的说是太饿了没劲才掉下来的……我根据这个偶发事件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了解鸟类的生活,萌发孩子们爱护鸟的情感。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是在学前教育路上的学习者、探索者。我不需要花环,不需要掌声,只要看到孩子们甜甜的笑容,就已足够!

汉族“妈妈”与她的哈尼族孩子

蔡冬梅

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从幼儿师范毕业后一直在乡镇幼儿园工作,每天奔波在城区与乡镇的道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里我已经工作了将近二十一个年头,最早的学生也已经成家立业。尽管工作中时不时会发生一些不尽如意的“小插曲”,但我都能乐观面对,因为我爱孩子,自己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上学期刚刚入冬,我班上转来了几名哈尼族孩子。第一天来报名的时候,那几个孩子都是由爸爸带来的,还有一位是爸爸打工单位的老板。老板介绍说孩子们的妈妈有的在老家带大孩子,有的在这边带哺乳期的小娃娃。爸爸们都在铸造厂工作,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休息日少,住的地方还比较远,平时极少照顾到孩子。并且一个家庭中都是好几个孩子。希望老师能多体谅、照顾。听了老板的介绍,我心疼地看着这几个孩子,他们瘦瘦小小的,穿的也非常单薄,接近寒冬,几个孩子的毛衣毛裤还没有加上去。我蹲了下去,想和几个孩子说说话,他们像受了惊的小鹿一样躲到了爸爸的身后,我又赶紧站起来向爸爸们了解情况,登记信息,爸爸们尴尬地摇摇手。老板解释到,他们才刚刚来仪,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汉语。我一下子懵了,不懂汉语,这以后怎么和他们沟通呀?

晚上,我回到家,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我决定学习哈尼族语言。说干就干,我当即在网上寻找哈尼族的日常用语,从“阿哒”“阿某”“火杂杂”开始学起。每天一有空我就会学习哈尼族语,每学会一个词,我就会拉着几个哈尼族的孩子们,说给他们听,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脸。平时,我喜欢带着几个哈尼族的孩子坐在图书角,用最好听的声音给他们读绘本,还不时地用学到的哈尼族语向他们解释,孩子们静静地听着……

因为孩子们的父亲上班比较早,所以他们会一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为此我每天坚持提早半个小时早到幼儿园迎接这几个哈尼族孩子。很多时候爸爸们没有时间烧早饭,孩子们经常饿着肚子来园,我也就经常给孩子买早饭吃,有时候也会从家里把烧好早饭带到幼儿园。晚上,爸爸们经常要加班,有时候会很晚来接孩子,我就会在幼儿园陪着孩子等爸爸们来接,门卫师傅怕我坐不到回家的车,常催着我先走。我总是摇摇头,想着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和几个哈尼族孩子独处。

天越来越冷了,我发现那几个哈尼族孩子穿着非常单薄。那天晚上我早早就已收拾好女儿几件穿不下的毛衣毛裤,准备带到幼儿园给几个孩子穿上。第二天早上,我推开窗户一看,到处白茫茫一片,原来昨晚下了一夜大雪。这时我马上想到班上几个哈尼族孩子。我急忙拎着毛衣毛裤出了门,外面很冷,路面结了冰很滑,我只得采用“鹅行”的姿势向公交站台走去。到了站台后,我左等右等没见着有公交车驶来。再一看手机,短信提示:今天积雪太厚,公交车停运半天。这可怎么办?打车?我没有犹豫,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一听说要到15公里以外的地方就犹豫了,他说不敢冒险挣这份车费。好说歹说,并且用了平时两倍的车费,才“打动”了出租车司机。车费有点贵,虽然我有点心疼,但是我只想赶时间,不能让孩子们冻着,饿着。路过一个包子铺的时候,我想这几个孩子今天极有可能没吃早饭,就让司机停一下车,赶紧买了一些包子。

平时半个小时的路程今天开了将近一个小时,推开车门,习惯地跑进幼儿园接待室,看看有没有那几个熟悉的小身影。门卫师傅告诉我,“你们班几个娃不肯在这,刚刚到班级门口去了”。我在心里暗暗自责,赶紧一路狂奔到教室,那几个瘦弱的孩子正站在教室门口等着我呢,个个小手小脸冻得红彤彤的,睫毛上挂着雪花,围巾帽子一样也没戴。孩子看见了我,十分惊喜。我连忙招呼他们进了教室,打开空调,让几个孩子暖和暖和身子。又迅速从羽绒服口袋里掏出几个还挺热乎的包子给他们,孩子们顿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我才安下心来,再用手摸摸几个孩子的衣服,果然穿得很少,我麻利地从袋子里拿出了毛衣毛裤给他们换上,帮孩子们理好衣服,我蹲下来教他们说汉语:“老师早、老师早……”。突然,一个孩子小声地说:“妈妈早。”其他几个孩子也大声附和起来:“妈妈早,妈妈早……”我一下子激动起来,半蹲的身体向前倾了一下,一把抱住了他们。我真没有想到,他们会说的第一句汉语,居然是“妈妈早!”窗外的雪花还在飘着,厚厚的积雪下树枝正孕育着待发的苞芽,如同孩子纯洁心灵里爱的种子正在发芽……

随着来这边务工的哈尼族人员不断增加,幼儿园哈尼族孩子也在增加,我还在继续学习哈尼族语言。为了让这些哈尼宝贝尽快地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来,我还在积极地创设“哈尼宝贝一家亲”区角,把哈尼族的文化特色展现在班级环境中,以增加哈尼孩子的归属感、自信心。

俯下身来聆听花开

王晓霞

踏着清晨的露珠,迎着朝阳,我们面带微笑迎接每一位快乐天使的到来。“老师早,老师好”,“你早,你好”。从这一声问候开始,我们迎来了新一天的生活。我,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已经二十几年了,在这二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尽心尽力的履行着教师职责。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老师,我孩子(鞋子)上有泥巴。”这是小班孩子刚入园时对我说的一句话。“孩子”在我们仪征方言中是鞋子的意思。在我们幼儿园里有很多幼儿都这样说,仔细分析上面的那句话,是普通话中夹杂着当地的方言,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幼儿和教师、同伴之间交往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幼儿有时候想说一句话,却不知道如何用普通话表达,所以就干脆用方言或是“半土半洋”的话。

据观察了解,我们幼儿园孩子平日交谈中语言不够规范,土语甚多,听起来很不顺耳。如孩子说成“伢子”,把讨厌说成“犯嫌”,把簸箕的意思说成“搓波子”等等。小班孩子刚入园时,大小便不会说,说成“suisui”“拉屎”很难听,我平时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们去小便。"孩子一开始大多不明就里。于是我就用动作指示厕所方向暗示他们,并请孩子猜猜老师说了什么。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得到个别幼儿回答的正确答案后,我立刻表扬了他,并请他当小老师教小朋友学说这句话,结果幼儿每次一上厕所就会说:"小便去,我去小便喽!"所以我们平时从日常生活游戏入手,时时注意发现和捕捉幼儿口语中的毛病,及时加以纠正。

因此,在一日生活中,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作用。在与孩子交谈时,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速度适中,使孩子听清每一个字的正确发音,同时矫正孩子的普通话发音,只要老师坚持不懈地教,就一定会让幼儿说好普通话。在入园时、离园前,可以播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散文诗等文学作品,让孩子学习模仿标准的语气、语调,并从听读、跟读到朗读和运用句子,为孩子们提供语言刺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孩子说普通话的欲望。

或许老师陪伴孩子的时光短暂,或许长大后的他们不记得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不记得幼儿园的老师。但是没关系啊,我依然充满期待的迎接着下一批孩子的到来,前路总归漫长,希望在开始就能用我的温暖与爱,让每个孩子都能相信并感受世界的美好。

心中有孩子眼中有家长

李仪

年是她成为幼儿园教师的第21个年头,21年的青春时光,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脑海中那一张张笑脸组成了最美的记忆画面。

李老师热爱她的职业,热爱她的工作,更爱那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在一起,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快乐游戏,共同生活。一个拥抱,一个抚摸,一句交谈,都会收获满满的幸福与快乐。每天迎接班级的“小宝贝”们,开启一天的快乐之门。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老师:我想你了

在日常工作中,李老师总是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爱赢得幼儿的喜爱和信任。

有一次,当李老师外出学习培训一周回到班级时,孩子们跑到她的跟前“李老师,李老师,你怎么这么多天没有来上班啊?”她蹲下身体轻声说:“老师跟你们一样出去跟老师学本领了啊,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玩更有趣的游戏,学更大的本领啊”。雅薇走到李老师跟前“老师,我都想你了。”“我也想你了。”说完李老师给孩子们一个拥抱。后来撘班的老师告诉李老师,在她外出学习的期间,孩子们每天都会问李老师到哪里去了。正是李老师对孩子的爱,才会有孩子们对老师的想念与牵挂。

上中班的与寻小朋友,爸爸意外早逝,妈妈在外打工,平时由奶奶照顾,是个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一天早晨入园时,揪着奶奶的衣服不放,大声哭着说:我要跟妈妈去南京,我讨厌奶奶,我不要奶奶。“奶奶的眼眶有些红,拽下与寻的手,转身一言不发的走了,与寻哭着,李老师抱起与寻替他擦干眼泪:”我知道你想妈妈,李老师也会想妈妈,妈妈爱你,奶奶也爱你,你这样说讨厌奶奶,奶奶会很难受,很伤心,妈妈需要上班工作,我们小朋友好好上学,晚上回家可以用手机和妈妈视频通话,告诉他你想她,我们是男子汉,在家里照顾好奶奶。好不好?李老师相信与寻可以的“他点点头,与小朋友玩在一起。李老师又跟与寻妈妈联系上,请她有空多与孩子相处,跟孩子多多联系交流,以后早晨与寻上学再也没哭过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工作中李老师总是这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孩子的心灵!

眼中有家长:让我们一起努力

李老师是孩子们的好伙伴,更是家长的合作者,她的工作赢得了家长们的尊重、支持、肯定和信任,她总是愿意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在园的点滴生活,分享成功的家教经验、科学育儿知识给家长们。入园、离园、下班后家长们只要有问题咨询,她总是不厌其烦的指导家长们,给他们解惑。正是她的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得家长们积极支持班级各项工作。

记得这样一件事情,上了中班的x卲敬小朋友每天都有入园焦虑情绪,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一家人为此苦恼不已,不知道怎么办是好。妈妈每天早晨都发信息联系班级老师:x卲敬还哭吗?李老师每天耐心地安抚x卲敬的情绪,和他拉近距离,与他产生情感的共鸣,再来耐心的指导家长,家长如何应对这样的分离焦虑,再如何面对孩子的入园焦虑。经过一周的时间,家园互相配合下,卲敬不哭了,也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爸爸妈妈都欣喜极了,感叹:还是应该科学育儿,幼儿园老师不简单,老师辛苦了,谢谢李老师!

为了孩子,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李老师除了对孩子细心,对家长耐心之外,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利用业余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多次参加扬州市、仪征市教学竞赛、技能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年被教育局评委“课改之星“,年获得”仪征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称号,年至年参加仪征市第一批”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工作室成员“,这一切都与她努力钻研分不开,她说为了教好孩子,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老师!

生命为本,爱乃底色

卢华翠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园教师,年刚满20岁的我满怀憧憬的走进了幼儿园,到今天已经20年了,20年来我一直努力的工作着、快乐的成长着。

在我和孩子们取得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满怀感激。我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在我的人生行囊中装满了感动,带着这些感动再出发,我看到了爱的真谛,我明白了爱是将孩子们的需要放在心上,爱是在孩子需要我的时候给他一个有力的拥抱……

前年夏天,小班迎来了新的一批宝贝。刚刚带完大班的我,看到这些体型小了几号的孩子,更觉得他们萌态可掬。有个小男孩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说他叫文文。

不是这个孩子穿得特别漂亮,也不是他长得尤其可爱,是他的眼神——太平静了,而且从来没有直视过我。即便是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他的目光也仿佛是穿过了我而望向了远方。一整天下来,他既不哭也不闹,但也不笑。当有的孩子哭闹着想回家的时候,他也默不作声,充耳不闻。他只是常常看窗户外面,不知道在看什么。我想,这个小萝卜头大概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吧。

一个月过去了,大多数孩子们都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和我也变得熟稔起来。尤其一些小女孩儿更是会撒娇,休息的时候,她们常常坐到我的腿上来,和我聊天。这时候我总会有意无意地看看文文,他依然是很漠然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从不主动和别的孩子说话。但如若你找他,他倒也是有问必答,但绝不多说一句。他的家庭是怎样的呢,会让他的神情看上去不像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啊,我的孩子一直都是这样听话的!

这是家访时,我第一次见到他母亲,她对自己孩子的描述(平常文文都是由奶奶接送的)。但我觉得,这是不相干的一个回答。

任凭我怎样主动和文文沟通,他都始终不能敞开心扉。我把他搂在怀里,蹲下来与他对视,他的眼睛却总是不经意地轻轻掠过我,看向左,或者右。亦或者,在我的要求下,他看向我,但焦距却不知道对到哪儿去了。我很无奈,心里悄悄咆哮了无数次:孩子,你能不能看着老师!真正的看着老师!

转瞬,第二个夏天到来了。我没有改变他,但我习惯他了。

这天放学又是他留到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奶奶经常会晚来。文文默默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蜡笔在一张白纸上涂鸦。他十分喜欢画画,但他的画我基本看不懂,很少有具体的事物,也许是一簇簇鲜艳的色彩,有时又会添加一个小人在里面,但却小得看不清面容。

这天我们俩什么都没说,他画画,我弹琴,默默地等待。

突然一个人影闯进我们的视线,却不是他的奶奶,而是我的儿子。他满头大汗地跑进来,我很惊喜,一把抱住他,叫道:“狗儿子!你怎么来了?”

文文很吃惊地抬头:“为什么你叫他狗狗?他的名字为什么叫狗狗?”

这还是记忆中,文文第一次主动跟我说话。对啊,我为什么叫儿子狗狗呢?这是昵称,我告诉文文,我爱儿子,所以叫他狗狗。

“那为什么不叫他宝贝?”这次他直视着我。

“嗯,老师觉得叫狗狗更能表达我的爱。”

仅仅只有这样一次的对视,这之后,文文又一如往常,不苟言笑。

这样的文文,迎来了中班的秋天。

那年的秋天,天气有些喜怒无常,时而热如盛夏,时而又让人错觉是不是冬天要来临了。这样毫无规律的冷热交替,班上很多孩子都感冒了,就连平常体质很不错的文文也发起烧来。早上的时候他还好好的,可吃过午饭之后却发起烧来。

我刚刚打电话通知了文文的妈妈,他就突然倒在地上晕厥了过去。这可把我吓坏了,我一边极力克制自己不停打颤的双腿,一边飞速朝文文跑去。他的小脸烧得红红的,嘴唇却冰冷发紫。不一会儿,他开始抽搐起来,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快,快打电话!快把医生叫来!”我着急的喊着,声音大得吓人。

园医飞奔过来的时候,文文的牙关越咬越紧:“快,拿个东西给他咬着,别让他咬到舌头了!”

话音才落,小朋友们都大叫起来,因为文文咬住了我的手。小家伙,人不大点儿,牙齿的咬合力可真不差。但我不怕疼,反而是这疼痛感令我得到一点安慰,我唯心地觉得它能把文文的难受转移些许给我。

不多时,医务人员就到了,文文由医院了。留下惊魂未定的我陪孩子们完成手中的作品:一幅画,叫作《我和爸爸妈妈》。

周五的时候,奶奶带着文文来幼儿园请假,也一并带来了他的作品。孩子们画了形形色色的爸爸妈妈,有的妈妈头发是绿色的,有的爸爸呢好像一只猴子,我一边看一边笑,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童趣。

当然,我依然看不懂文文的画。他用鹅黄、嫩绿和蓝色的色块作底,中央画了一个巴掌大的椭圆形,椭圆的一侧画了四条横线线,全是画到椭圆的中间就戛然而止。横线右下侧的椭圆边线上,又画了几颗爱心,排成一个弯弯的弧形。

“你画的是什么?爸爸?妈妈?还是你?”

文文也不看我,默不作声地拉起我的手,盖到了那个椭圆上。我手的边缘,还留着文文小小的牙齿印,弯弯地排成一条弧线,仿佛他画的那几颗鲜红色的心。

这孩子!我竟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起转来。

文文微微一笑,轻轻说道:“狗妈妈,狗老师!”

我一把抱住文文,眼泪夺眶而出。

原来,文文竟是有两颗浅浅的酒窝的。

爱的含义不是奉献自我,而是给他人最好的寓所,让他人在最幽美的心田居住——泰戈尔。

教育的旅途中我们一直在播种,也许我们不经意的,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感激。付出不是为了回报,可孩子们的爱就是这样直接,看似简单,却融化了我的心。幼儿教师是个普通的职业,但有孩子们满满的爱,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自己的青春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她是仪征市青山镇中心幼儿园一名平凡的老师,走上工作岗位已经十年了。虽然,她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就是在这诸多的平凡中,她执着地倾注着她的热情,奉献着她的青春,一边耕耘,一边收获着……

年9月,李老师来到了青山镇中心幼儿园,担任大班年级的一名普通老师,来到新的环境中她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抱着满腔热血投入到工作中,带着一颗年轻的心,一份勇敢与执着。在园长的安排下她负责完成幼儿园网络平台的工作,这对一位年轻教师而言,无疑是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我们看到了李老师身上那股执著追求的精神,也看到了为之作出的牺牲。

年开始李老师一边工作在一线,一边管理幼儿园的后勤工作,工作中多了几许陌生和不便,但是她说:“只要以德服人,以厚待人,以情感人,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对员工的困难,她总是视同自己的困难,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在管理后勤工作时,她制定了完善的后勤工作计划,深入后勤各个部门——财务、保健、食堂、保育,了解他们工作,关心存在的困难,实实在在的开展了对后勤工作的梳理和调整工作。

保育老师基本上都是45岁以上了,在进行擦窗户等工作时,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李老师及时地与园长沟通,为他们配备了便捷的保洁工具,降低了危险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每次,看到保育老师忙得不可开交时,李老师总是毫不犹豫地打起了下手;对孩子们的伙食更是不敢掉以轻心,从采购到配送,从过秤到清洗,从加工到留样,李老师都严格监督,保证孩子们每天的营养摄入,孩子们吃着安心又开心。

  在工作中,李老师用她那一颗赤诚的心感动着身边的教师,哪个老师需要帮助了,她总会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哪个老师遇到了烦恼,她总会耐心地开导她们,与她们一起面对。所以在教师们的心目中,李老师是一个能陪他们一起笑,一起哭的知心妹妹。

  李老师关心幼儿园、关心教职工、关心孩子们,唯独“冷落”了自己的儿子。她的儿子在上幼儿园,正是需要她陪伴的时候,但是她总是说,既然上幼儿园了,就是大孩子了,要慢慢学会独立,儿子委屈地说:“别人的妈妈都会送小朋友上学,接小朋友放学,陪小朋友参加活动,你每次都不陪我。“每到此时,李老师都会沉默,可心里却说着:“对不起,宝贝,不是妈妈不陪你,只是你在需要妈妈的时候,也有一群孩子需要着妈妈。”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拼搏着、奋斗着,这就是平凡中的感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幼教的道路上,老师们正朝着心中最初的梦想砥砺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ysbj/9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