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他疗法而不能回复视功能者(或暂时不能通过上述疗法回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视力残疾包括:1.盲2.低视力 外观及行为特征: 婴幼儿时期眼睛呈凝视状态,视线不追随人或物。幼年时期明显症状:固定视物,无法进行目光交流;眼球颤动;斜视;眼球过大或过小;瞳孔发白;畏光、流泪;经常揉眼、挤眼。按压眼睛;看东西眼睛距离很近,好像用用鼻子阅读;看东西时歪头;纸固定地用一只眼睛视物;行走时对障碍物“视而不见”,不能主动避让;经常发生碰撞、摔跤;在光线发生变化时行进出现迟疑、犹豫;在有噪音干扰时或在陌生获奖中活动不自信。 身体特征: 多项研究表明,视力残疾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要比普通儿童缓慢,身体素质也比不上普通儿童,体态不够普通儿童匀称,脊柱一场等不良体态比较多见,视力残疾儿童在身高、体重、坐高、大腿围、肩宽、骨盆宽等项的发育登记都低于普通儿童、身高和骨盆宽差异十分显著。 视力残疾的评定标准是指双眼,若双眼的视力不同,则是以视力比较好的一只眼睛为准。视力残疾分为以下4级: 视力残疾1级:视力无光感,或在0.02以内,以及视野半径小于5度 视力残疾2级:视力0.02-0.05,或在视野半径小于10度 视力残疾3级:0.05—0.1 视力残疾4级:0.1—0.3 导致视力残疾的束腰是以下几种眼病白内障、色素疾病、角膜病、青光眼和黄斑变性;导致儿童致盲和低视力的主要眼病则是遗传性眼病、弱视、眼外伤等。 除了及时诊断医治眼病外,要早期开发和训练视力残疾儿童团的视觉功能,在与人沟通、定向行走和活动、日常生活自理、持续阅读和近距离用眼四个方面增强其功能视力,促使其自理自立融入社会;在出现视力残疾后,给视力残疾儿童创设适宜的学习、活动环境和机会,给予合理的营养,身体发育不良的状况将会大大改善;利用合适的助视器提高视觉能力。 视障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视力障碍和部分伴随其他障碍的学生。 本班是按照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切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开展各类课程的,如:语文、数学、沟通与交往、烘焙、定向行走、园艺、信息技术、美声和钢琴个训等,旨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沟通与表达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为他们融入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坚持康教结合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开发学生的潜能,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活动,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这是我们班的一些特色课程: 盲生需要学习基础盲文,为日后各科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音乐个训课,学校配备专业的音乐老师给有音乐天赋的两名视障学生进行钢琴和美声教学。 游泳训练,经过严格的选拔,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学生在学校体育馆由专门的体育老师指导,进行游泳训练。 定向行走课,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学会使用盲杖独立在校园内自由行走 烘焙课,针对低视力生开展,主要学习基本的烘焙知识和技巧,为他们将来的职业教育打基础。 家政课,学习最基本的烹饪技能。 绘画与手工课,视障生和听障生同时上课,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一样可以交流,一起合作制作美工作品。 体育课,以球类运动为主,重点锻炼是视障碍生的运动能力、反应速度、身体灵敏度,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社会实践课,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优异能得到代币,用代币到学校超市购买喜欢的商品。 学校配备了盲文阅读室,学生自己使用盲文器材进行学习 学生风采(图片): 六一儿童节话剧表演 音乐节和老师同台主持 表彰总结大会收获满满 两名男同学在特奥会获得的奖状和奖牌 学生参加东莞市第六届残疾人风采大赛并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参加第八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