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有血缘关系吗?”门诊中,浙大二院神经内科运动障碍疾病专家罗巍主任医师经常会向帕金森病患者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很多患者听了都一头雾水,患帕金森病跟父母有什么关系?其实,帕金森病和遗传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年纪轻轻就发病的情况,很可能就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罗巍教授告诉钱报记者,目前医学界认为5%~10%的帕金森病患者由遗传因素致病,但从他的临床经验来看,这个比例还要更高。 罗巍教授的门诊来了一个90后的小伙子李青(化名),他5年前就出现了行动迟缓、双手抖动的症状,医院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经过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罗巍教授判定小伙子得的也是帕金森病。一般帕金森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为什么他十几岁就发病呢? 罗巍教授又一次习惯地问道:“你的父母有血缘关系吗?我们之前碰到过患者的父母是同村同姓的,或者同村不同姓的,甚至来自隔了三公里的两个村子,后来查了家谱发现患者的父母在几代甚至十几代之前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做了基因检测也找到了根本的病因。” 李青从未听说父母有血缘关系,将信将疑地回老家查了下家谱,发现自己的父母果然在十几代之前有个共同的祖先,不禁对罗教授的“料事如神”佩服不已。 基因检测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罗教授的想法,李青在PARK2基因上存在两个致病突变。PARK2基因是帕金森病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致病,即父母各携带一个致病突变,通常不发病,而当孩子同时遗传到这两个致病突变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病。 罗巍教授耐心地向李青解释了基因检测结果,“你这个是纯合的突变,也就是说父母各携带了一个相同的致病突变,都来自他们那位共同的祖先。有血缘关系的夫妻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很大,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也就比一般人群要高。” 明确病因后,罗巍教授结合国际上由PARK2基因突变致病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情况的相关报道及李青的具体病情,调整了药物治疗方案,明显改善了李青的症状。这个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小伙子又能和同龄人一样开始正常的工作生活了。 据悉,罗巍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帕金森病的临床和遗传学研究。目前共随访帕金森病患者数千例,其中父母有血缘关系的患者已超过例。通过最新的二代测序、纯合子定位等多种技术方法,帮助多名患者明确了致病基因。对于父母有血缘关系的患者,纯合子定位技术不仅可以缩小候选基因范围,省时省钱,也对鉴定发现新的致病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帕金森病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statictremor) 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动的时候也抖得厉害,睡着了就不抖了。” 肌强直(rigidity) 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lead-piperigidity)。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cogwheelrigidity)。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肢体发僵发硬。”在疾病的早期,有时肌强直不易察觉到,此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的患侧肢体肌张力会增加。 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maskedface)。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micrographia)。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将运动迟缓误认为是无力,且常因一侧肢体的酸胀无力而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因此,当患者缓慢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且伴有肌张力的增高时应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早期患者的典型主诉为:“我最近发现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劲,不如以前利落,写字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打鸡蛋的时候觉得右手不听使唤,不如另一只手灵活。走路的时候觉得右腿(或左腿)发沉,似乎有点拖拉。” 姿势步态障碍 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很怕自己一个人走路,别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个小石子都能把我绊倒,最近我摔了好几次了,以至于我现在走路很小心。”姿势反射可通过后拉试验来检测。检查者站在患者的背后,嘱患者做好准备后牵拉其双肩。正常人能在后退一步之内恢复正常直立。而姿势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要后退三步以上或是需人搀扶才能直立。PD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至步,称为慌张步态(festinatinggait)。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经常越走越快,止不住步。”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的不能迈步,双足似乎粘在地上,须停顿数秒钟后才能再继续前行或无法再次启动。冻结现象常见于开始行走时(始动困难),转身,接近目标时,或担心不能越过已知的障碍物时,如穿过旋转门。患者典型的主诉为:“起身刚要走路时常要停顿几秒才能走的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尤其是在转弯或是看见前面有东西挡着路的时候。” 非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感觉身体很疲乏,无力;睡眠差,经常睡不着;大便费劲,好几天一次;情绪不好,总是高兴不起来;记性差,脑子反应慢。” 来源:综合钱江晚报、百度百科 流程编辑: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