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早期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一般都存在以下4种异常:①运动发育落后:②肌张力及姿势异常;③自主运动减少;④反射异常。这4种异常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有所不同。 (1)新生儿期:一般脑瘫在新生儿期很难作出诊断,只有严重的痉挛型在新生儿期可以作出诊断,表现为伸肌张力增高(正常新生儿屈肌占优势),仰卧位时双下肢伸直,外展困难,有时呈角弓反张姿势,肘屈曲,两手紧紧握拳。但大多数痉挛性脑瘫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张力低下,活动减少。这一时期如有以下症状应引起警惕,如吸吮困难、觅食反应差、过于安静或特别易激惹、不停地啼哭等。 (2)6个月以内的婴儿:这时期的脑瘫儿童从肌张力低下阶段进入肌张力增高(正常小儿随月龄增加,屈肌张力由较高逐渐转为正常),可通过检查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了解肌张力,下肢可检查内收肌角、胭窝角、足背屈角及足跟触耳试验。了解上肢肌张力可检查围巾征。还可根据小儿在空间的姿势判断肌张力,托起呈俯卧悬空位,正常2~3个月的小儿能抬头,而痉挛型脑瘫儿童则因颈部肌肉张力低下,头下垂。扶腋下呈直立位时,正常小儿下肢呈屈曲状,而肌张力高的儿童则表现下肢伸直、内收,呈剪刀状。 正常小儿3~5个月时躺在床上常常会将两手举到眼前,反复玩弄双手,脑瘫儿童在这个年龄段无此动作。如果两手紧握成拳(拇指紧握于手掌中)属异常,如一只手能张开,而另一只手紧握,则紧握的一侧不正常。正常3个月小儿俯卧时能抬头,脑瘫儿童抬头困难。正常儿6个月时能独坐片刻,脑瘫儿童不能。 这个年龄段的婴儿检查原始反射有很重要的价值,脑瘫儿童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特别要注意下面3种反射:①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时表现为全身屈肌张力增高,脑瘫儿童表现为屈髋、屈膝、下肢不能伸直,臀部高高抬起,两肘屈曲、两手握拳。仰卧位时则表现为伸肌张力增高。此反射在正常新生儿期虽有所表现,但脑瘫4~5个月时仍不消失,而且比新生儿期表现更为突出。②不对称的颈肢反射:仰卧位头转向一侧时,面部一侧的肢体伸直,枕部一侧的肢体屈曲。正常小儿4~5个月时此反射消失,而脑瘫儿童则迟迟不消失,以致影响儿童翻身。③被动的支持反射:正常的新生儿,使其足底接触较硬的桌面并将重心移向此足时,可引起该侧下肢伸直。正常情况下此反射2~3个月时消失,而脑瘫儿童往往很难消失。如Moro反射在生后3个月以内。不出现或6个月后仍不消失均属异常,握持反射继续存在也属异常。 此年龄阶段的脑瘫常表现为过度激惹,持续哭叫,入睡困难,对突然出现的音响或体位改变常表现为惊吓状。家长给儿童穿衣困难,很难将其手臂插入袖中,换尿布时难于把大腿外展,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当下肢刚触及浴盆边缘或水时,全身立即成僵硬角弓反张姿势。 保护性反射不出现:正常小儿1个月当扶成直立位时能竖头,4个月小儿直立位时若向左右倾斜躯体时能调整头部,使其尽量保持正中位。4-5个月坐位或扶成直立时,若躯体向一侧倾倒,上肢能伸出做保护状。脑瘫儿童在此年龄段则不出现上述反射。 (3)6个月~1岁:除极轻的脑瘫儿童外,几乎所有的脑瘫在此年龄段应做出诊断。正常儿6~8个月能两腿伸直独坐,而痉挛型脑瘫儿童因肌张力增高不能两腿伸直成坐位,就是扶成坐位,松手后随即向后倒下,从坐位拉双手成直立位时膝关节不弯曲,两下肢僵直、双足尖着地。7~8个月以后还不会爬也是脑瘫儿童常见症状,正常情况下爬时应双上肢交替向前移动,双下肢也交替地伸屈,如果爬时只是上肢活动,下肢没有伸屈运动,像跳兔那样则常是下肢瘫的表现。如果经常用一只手(即使是右手)去拿东西常是偏瘫的表现。还可做蒙脸试验,在小儿仰卧位时,用一条手帕蒙在其面部,正常儿会很快用手将手帕扯掉,按住其一只手则会用另一只手去拉扯,分别试验两只手,不会拉手帕的一侧属异常。8~9个月正常儿出现降落伞反射,脑瘫儿童在此年龄段不出现此保护性反射。 手足徐动型及共济失调型脑瘫在1岁以内往往不表现肌张力增高,常常安静地躺着,几乎没有自主运动,当抱起时能控制头成直立的姿势,坐位时下肢屈曲,髋关节外展,踝过度背屈,常被认为是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低下的表现逐渐转变为齿轮状肌张力增高,随着年龄增长,在自主活动时表现为异常动作增多,例如取物时,很难直接抓住想要取的东西,上肢挥动难于接近物体,精神紧张时更明显。 手足徐动型早期婴儿面部可出现怪样表情,或吃奶时找不准乳头,表现为吸吮、咀嚼困难,经常张嘴,伸舌,构音困难等,但在1岁以内要想明确诊断为于足徐动型脑瘫有一定困难。 素材来源:小儿脑瘫的防治施炳培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 zyx 家长专栏|AIMS在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评估 家长专栏 跟腱紧张、站立时足跟无法着地的儿童矫正方法 家长专栏|4~6岁的孩子,应该进行什么类型的康复训练 家长专栏 脑瘫儿童手的功能训练 家长专栏|吞咽过程常见的功能障碍 家长专栏 脑瘫儿童应取怎样正确的站立姿势? 家长专栏|特殊儿童的视力问题 家长专栏 新生儿低血糖会影响其智力发育引起脑瘫吗? 线上课程专栏|第1期儿童作业治疗师训练营开讲中 线下课程专栏|第三届儿童言语沟通障碍评估干预工作坊八月北京站 肌张力高的孩子家庭管理的注意事项 坐位平衡及坐位姿势的选择 在家帮助痉挛的孩子徒手牵拉 步行时如何进行髋关节训练 什么原因会引起膝反张?它有哪些分类?该如何进行纠正? 大运动发育对照表 脑瘫儿童日常生活中平衡能力的训练 宝贝在练习走路时,常见的误区是什么? 足内翻步态的主动和被动治疗方法 足外翻的非手术康复治疗方法 图片:锻炼儿童手部的十个运动操 作业治疗有哪些作用? 儿童作业治疗的目的 游戏在作业治疗中的重要应用 作业治疗仅仅是上肢的精细训练吗?错!它包含的训练内容主要有这些 孩子的精细运动这么重要,该怎么训练才好 知道0-3岁儿童精细运动发展进程,对比宝宝精细运动有无落后 孩子拇指内扣可以这样纠正 点击学习:抑制拇指内扣的贴扎方法 评估!评估!为什么康复训练总要让孩子反复评估? 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几个实用方法 语言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脑瘫儿童的认知训练方法 婴儿的认知发展:注意、记忆与思维 游戏中“玩”出语言认知 0-2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 呼吸训练 提升语言讲话的清晰度,加强口语表达时的言语机转 各构音器官为啥缺一不可?都有什么功能? 小儿脑瘫最常见的进食障碍和原因 吞咽过程及常见的功能障碍 感觉统合发展能力评定方法 感觉统合的发展性筛查表 感觉统合训练中的常见的错误观念 触觉家庭训练游戏 本体节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各类触觉障碍的训练方法 感统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主要影响 本体觉失调的表现与训练方法 0~3岁儿童家庭辅助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感觉整合是参与的基础 水疗的相关概念、作用机制以及达到的效果 水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你知道吗?、 水疗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如何通过水疗增强肌力? 运动疗法和小儿推拿治疗脑瘫的效果比较 小儿肌性斜颈的推拿治疗 史上最全小儿推拿图解,宝宝推推更健康! 简单易学的抚触按摩方法 宝宝抚触按摩25式 抚触按摩并不复杂,简单易行 视频:口腔按摩对语言障碍儿童的作用及策略 直播:0-3个月宝宝的早期干预 彭博之专业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讲座:如何让绘本阅读成为儿童语言提升最有效的手段? 直播报名:卫冬洁讲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你还等什么! 直播报名:儿童OT评估报告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怎样有效提升儿童语言认知能力?言语-语言治疗师必学课程 直播:中韩国际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精进课程,你还在等什么 网络直播课程:儿童语言发展促进理论与实践 刘景宜重磅回归:家长应该知道的感觉处理障碍 今晚视频直播:[口部定位治疗新理念:口部肌肉/发音问题解决方案] 权威《脑瘫的全面治疗》在线直播课程早鸟价与免费通道 家长最头疼的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该如何处理? 多动症儿童的感统训练活动 感统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主要影响 母乳喂养不如人工喂养受欢迎? 五个步骤帮助自闭症孩子提高注意力 自闭症共享式注意力与社会认知大脑系统- 高压氧在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多动症儿童的感统训练活动 特殊教育中的音乐治疗实践 迪夫康复作为支持单位举办的北京第一届教育康复高峰论坛举办“青年之声”助力关爱特殊儿童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