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三小儿脑瘫大脑性瘫痪的正确认

发布时间:2020-2-20

小儿脑瘫,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患儿大脑的损伤而导致的肢体瘫痪症状,主要表现就是患儿姿势异常,或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还可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儿童的一生。

小儿脑瘫的主要影响是运动障碍,有的患儿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智力低下,但与人类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畸变所造成的“痴呆”不同。小儿脑瘫是患儿大脑损伤后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一种不能完全治愈的终身性疾病。不过小儿脑瘫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起到一定的减轻或矫正,部分轻度患儿通过后期干预和治疗后可接近甚至达到正常人水平。世界平均脑瘫患病率在2‰左右,而我国为1.8‰~4‰左右。

脑瘫按照疾病的成因不同,分为先天性脑瘫和后天性脑瘫。

先天性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后由于一些原因而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综合征。姿势异常和中枢性运动障碍为此病的主要表现,偶有患者会伴有行为异常、智力落后、感觉障碍等症状的发生,且无论病情如何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是恒定不变的。先天性脑瘫的诱因众多,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是临床上研究的难点课题之一。

后天性脑瘫是指小儿出生超过1个月后因某些疾病损害脑组织,出现脑瘫的表现,如脑动脉血栓、颅内脓肿、侧窦静脉血栓、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造成的小儿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脑瘫按照轻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脑瘫和重度脑瘫。

小儿轻度脑瘫日常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小儿脑瘫患儿的各项生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或代偿,重建部分肢体功能,降低其残障程度,改善生存质量;以解除或减少家人及社会负担。特别提醒:小儿脑瘫患儿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故应有专人守护。平时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小儿重度脑瘫主要表现在自主运动能力非常低,很多患儿会不能正常的翻身和坐立,肌肉僵直、挛缩、关节屈曲常伴有感觉、认知、沟通、行为及继发性骨骼肌异常,可伴有癫痫发作。再者,重度脑瘫患儿还会有很多的行为障碍,孤独不合群,而且经常性会出现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

脑瘫按照类型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七种类型脑瘫。

脑瘫分为多种类型,总结起来主要有主要有痉挛型脑瘫、肌张力不全型脑瘫、手足徐动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脑瘫、强直型脑瘫、震颤型脑瘫、混合型脑瘫等。

痉挛型脑瘫是最典型的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还有曲肘困难、拇指内扣、前臂旋前等上肢症状。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学习。所以脑瘫患儿一定要早期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

脑瘫的病因及相应疾病

先天性脑瘫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因素。

一、遗传因素

  某些脑瘫儿可追溯出家族遗传病史,在同辈或上辈的母系及父系家族中有脑瘫、智力障碍或先天畸形等。

  二、产前因素

  1.妊娠6个月内致病因素

  胎儿0~3个月时的影响因素有:①先天畸形;②遗传缺陷;③子宫内感染,损害脑组织;④先兆流产致脑乏氧;⑤母亲患风疹感染;⑥母亲接触毒性物质;⑦遭受放射线照射或药物中毒影响胎儿发育。

  胎儿4—6个月时的影响因素:①先兆流产仍为重要原因;②母体的慢性感染;③妊娠毒血症;④胎儿宫内生长迟缓;⑤宫内感染诸因素。

  2.妊娠后期阶段的致病因素

  ①妊娠毒血症,易发生胎盘栓塞以及脐血管供血不足,影响胎儿脑组织供氧;②胎盘或脐带异常,导致胎儿血氧过低或缺血;③产前出血;④血型不合,如Rh因子反应在胎儿体内产生过量的胆红素和胺,造成中毒性损害;⑤妊娠35周后,宫内胎儿生长迟缓者发生脑瘫的可能性较大;⑥母亲遭受手术、感染、外伤或为多胎妊娠等。

  三、产时因素

  由于母亲及新生儿的多种不利因素,可损害小儿脑组织:①分娩时胎儿发生缺氧,如脐带下垂、脐带绕颈、扭曲、造成脐带血运阻断;②难产;③新生儿窒息;④巨大儿;⑤生后呼吸衰竭;⑥早产儿及未成熟儿;⑦产伤可造成脑损伤和缺氧的后果,如难产所致的硬脑膜下血肿;⑧低体重儿,资料表明,约40%脑瘫儿出生时体重低于g。

  四、产后因素

  新生儿发生各种病症有可能导致脑瘫的后果:①高胆红素血症,如新生儿溶血症造成核黄疽,脑组织神经组织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发生障碍,脑神经组织能量产生不足而变性坏死,造成小儿脑瘫。②失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新生儿休克。③颅脑损伤及癫痫抽搐,影响脑组织供血、供氧。④未成熟儿的呼吸道梗阻。⑤肺不张、肺透明膜病、肺水肿、宫内肺炎及胃内容物误吸等呼吸系统疾病所致脑缺氧。

另外,以下因素也是先天性脑瘫的危险因素之一。

1、母亲因素

母亲因素是产前导致脑瘫的重要因素,母亲职业中以工人和农民占比重较大;母亲年龄过高或过低会使脑瘫的发病率增高。母亲孕期营养差,导致胎儿大脑和其他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进一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瘫的发生。人工流产导致患脑瘫的危险增加。

2、孕期贫血

孕期贫血也是脑瘫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提示母体的产前不利因素可能使脑瘫发生的危险性增高。

3、缺血缺氧性脑病、出生窒息、病理性黄疸以及宫内窘迫

缺血缺氧性脑病、出生窒息、病理性黄疸以及宫内窘迫都是先天性脑瘫患儿出生的影响因素,几种危险因素增加发病几率为9.倍、15.倍、12.倍及23.倍。胎儿在孕妇的子宫内出现缺氧症状的发生,被称为宫内窘迫。若在临产及分娩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缺氧的状况,会加剧孕期的症状,最终导致脑性瘫痪的发生.

5、其他

在孕期使用手机的孕妇,因手机所产生的大量辐射可能会导致脑瘫患儿的出生,孕妇因电磁辐射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率逐年上升。

为保证健康婴儿的出生,孕妇应该注意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防止病毒与细菌的入侵;更不能滥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和抗生素,胎儿发育的重要时期便是怀孕的前3个月,在此期间服用此类药物会增加先天性脑瘫患儿的发生率。若重大事件发生在孕期会使孕妇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脑瘫的鉴别与诊断

脑瘫儿的早期症状

1、哺乳喂养困难,体重不增;

2、身体过硬或者过软,自主运动减少;

3、睡眠时间过长或不睡觉;

4、容易受到惊吓;

5、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脑瘫儿的常见症状

1、突然僵硬:在某些体位,如在仰卧位时给孩子穿衣,屈曲他的身体或拥抱他时感到困难。

2、浑身松软:婴儿的头颈松软抬不起头来。将他悬空抱时,他的四肢下垂。婴儿很少活动。

3、发育迟缓:学会抬头、坐和运用双手迟于同龄孩子,可能用身体某一部分多于另一部分,如:有些患儿常用一只手而不用双手。

4、进食差:吸和吞咽差,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闭嘴困难。

5、异常行为: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者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者3个月时还不会笑。

脑瘫的临床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早期多见: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

脑瘫的治疗原则

临床上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主要有康复训练、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不过这些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不佳。而目前,可以开展微创手术对脑瘫进行治疗,比如周围神经缩窄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等,可以很好地改善或缓解脑瘫患儿的各种症状,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和以后的正常生活。

1、药物治疗

均予珠日免疫激活散口服,轻度每次2粒,2次/d;中度每次6粒,2次/d;重度每次6粒,3次/d。

2、运动疗法

推四轮车:每天练功8h,上午4h,下午4h,从双手扶车到单手扶,最后到手离车独立走。吊环练功法:取2根5m长绳,一端固定,患者牵拉另一端;亦可采取自行吊环练功法,双手拉环,身体垂直,双腿抬起。练站法:先练平地站立,再到双凳站立,再到凳上加砖站立,亦可行单腿站立。太极练法:取一太极球,患者站于球上,保持平衡。走壁法:在长5cm、宽10cm、高40cm的墙壁上行走。铁板桥:患者双肩与双足分置于凳上,身体平躺,保持悬位。躺绳法:有单绳躺法和双绳躺法。以上方法根据不同病情针对练习,循序渐进。

3、语言疗法

每天由1名护士一对一的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指导患者练习发音、读字,每天1h。

4、文体疗法

每天带领孩子做游戏,如钓鱼、击鼓传球、套圈等,以引起脑瘫患儿的练习兴趣,提高其整体适应能力。

请扫一扫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yfcs/8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