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宣传周什么是肿瘤的靶向治疗免疫治

发布时间:2021-11-15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每年的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抗癌症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多,“谈癌色变”渐渐成为过去,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已获治愈,更有成千上万名患者走在康复的路上。

在肿瘤治疗相关报道中,常会听到医生讲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这些热门词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小编请到我院肿瘤科专家为大家解读。

肿瘤的靶向治疗

66岁的韩先生于年10月因“右侧肢体活动失灵2天”医院,CT检查显示肺内多发结节灶,脑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胸椎及左侧第5肋骨骨转移,穿刺病理结果为肺腺癌,诊断:肺腺癌(IV期)。得知自己病情后,韩先生无疑犹晴天霹雳。在家人的鼓励与陪伴下,他慕名来到我院求医治疗。

本部肿瘤一科接诊后,为韩先生进行全脑放疗的同时,将他的血液送检NGS检测基因突变,回报提示EGFR19外显子敏感突变,经综合考虑,郭成业主任根据患者肺癌晚期的病情,结合美国NCCN指南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决定为韩先生采用TKI抑制剂吉非替尼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

在全脑放疗配合双靶向治疗两个月后,韩先生复查,肺内及颅内病灶几乎全部消失,韩先生肢体活动也完全恢复,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

锁定“靶子”精准打击

以上提到的为韩先生进行的靶向治疗,是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和人类对癌症发病机制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抗击癌症的有力武器。肺癌的靶向治疗可以通过锁定肿瘤“靶子”后进行精确打击,在治疗过程中,锁定的“靶子”就是在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伴随的某些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的优势

靶向药物主要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靶向药物没有血液和神经毒性,所以对人体造成的副作用轻微,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提高显著。

什么是“驱动基因”?

驱动基因是指那些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到关键“驱动”作用的基因,当驱动基因突变后,就可以把癌细胞“驱动”起来,是肿瘤发生的“元凶”。

已有研究表明,根据特定的驱动基因选择特异性的靶向治疗,可大大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诊断肿瘤时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即使同一种病理类型,在不同的患者间,甚至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基因表达和突变状态也差异明显,而这些不同的基因表达和突变状态,则决定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敏感性。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知道患者是否存在基因突变,从而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做”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有效、低毒的方案,避免使用无效或毒性较大的方案。

所以,对于那些基因突变阳性的肿瘤患者,靶向治疗无疑成为他们治疗的新希望。

肿瘤的免疫治疗

王先生今年40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候,但天有不测风云,年底王先生因腹胀厌食3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大量腹水,医院就诊,CT报告为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该患者失去手术条件,为疾病晚期,按照以往的常规治疗手段,预期生存期3-6个月,医院建议回家放弃治疗。家属不甘心放弃治疗,打算去北京或上海治疗,但因患者病情重、晚,长期卧床且生活不能自理,不适合运送到外地治疗。

患者入本部肿瘤一科后,医生尽快予以行肝脏穿刺活检,确诊为肝细胞肝癌。经综合考虑,按照欧美国家最新研究进展,年8月美国FDA正式批准多靶点抑制剂乐伐替尼用于无法手术的肝癌一线靶向治疗,郭成业主任决定予以多靶点抑制剂乐伐替尼联合PD-1单抗免疫治疗,现已治疗3个疗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不仅生活能够自理,并回到工作岗位。

什么是肿瘤免疫治疗?

年的诺贝尔奖生理或医学奖“花落”肿瘤免疫治疗,这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同样为困境中的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通俗来说,免疫治疗是针对癌细胞逃逸机制和逃逸路径进行研究应对的办法。修复“免疫逃逸”缺陷的方法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将肿瘤相关特征“告诉”免疫细胞,让后者去定位并造成杀伤。这就好像把癌细胞(坏人)的特征报案给免疫细胞(警察),然后免疫细胞(警察)去抓捕并消灭癌细胞(坏人)。另一种则是解除肿瘤对免疫的耐受/屏蔽作用,让免疫细胞重新认识肿瘤细胞、对肿瘤产生攻击。这种方法像是把癌细胞(伪好人)的面具撕下现出原形,然后让免疫细胞(警察)重新来抓捕消灭这些癌细胞(坏人)。

目前非常热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PD1/PD-L1抑制剂),便属于第二种方法。PD-1,全称为“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PD-L1全称为“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通过PD-1或PD-L1蛋白质抗体,阻止PD-1和PD-L1的识别,从而恢复T细胞的正常识别和防御攻击功能,最终实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肿瘤免疫治疗与传统抗癌治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多项临床研究中,最吸引人的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长期生存优势。一项有关免疫治疗的关键研究(CA-)目前随访已至第5年,患者生存率达到了16%。

此外,肿瘤免疫治疗副作用远小于传统的放化疗治疗,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有疲劳、皮疹、瘙痒等,对症处理即可。一般来说,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定期监测,不良反应便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而言,PD-L1表达水平高,疗效较好。但也有报道少部分患者的获益并不依赖于PD-L1表达水平,尤其化疗失败后的鳞癌患者。因此临床医生建议如果患者有条件能取肿瘤病理的话,推荐患者进行肿瘤组织的PD-L1表达检测。相信,伴随肿瘤免疫治疗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肿瘤免疫治疗有望使肺癌变成一种慢性病。

文/本部肿瘤一科张腾龙刘阳

排版校对/文化宣传部叶梓王冰

更多精彩

①市立图文|春色芳菲满院里仁爱传承两相宜

②援藏|续写大爱牢记使命对口支援再行动

③医者温度|杏林春暖“燕归来”

④一本笔记上的医者情怀

⑤安顺手记|为年轻的口腔颌面外科注入活力与动力

点一下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bhdw.com/zlyy/11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s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手足徐动型